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心脑血管 高血压 查看内容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2013-10-5 19:13|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971| 评论: 0

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多人患上高血压后,采取了治疗,但是却没有什么效果。其实,高血压治疗也存在误区,可能是很多人在治疗中产生了很多误区,造成病情无好转。因此,关注高血压的治疗误区,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高血压治疗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1: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

正确做法: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误区2: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

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误区3: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正确做法: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误区4: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

正确做法: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5: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

正确服药方法: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高血压的治疗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许多患者存在治疗误区,导致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09:53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