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属于中医痰证、”眩晕”、”心悸”、胸痹等证的范畴。以眩晕、”胸闷”、空腹时血浆脂质(”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有的病例在临床上无任何症状)等为临床特征。那中医预防高血脂是怎样的呢? 山楂粥 来源:《粥谱》 原料:山楂30—45克(或鲜山楂60克),粳米100克,砂糖适量。 制作:将山檀煎取浓汁,去渣,同洗净的粳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砂糖,稍煮1—2沸即可。用法:作点心热服;10日为1疗程。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降血脂。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以及食积停滞,肉积不消。 注意事项:不宜空腹及冷食。 泽泻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泽泻15—30克,粳米50一100克,砂糖适量。 制作:先将泽泻洗净,煎汁去渣,入淘净的粳米共煮成稀粥,加入砂糖,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1—2次,温热服。 功效:降血脂,泻肾火,消”水肿”。适用于高血脂症、小便不利、水肿等。 注意事项:宜久服方能见功。阴虚病人不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