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较为隐蔽,所以有相当数量的老年心衰患者被误认为是呼吸道疾病而长期服用祛痰、止咳、消炎药治疗,部分病人则按哮喘病医治。岂知心力衰竭属于重症,如不及时发现并进行合理的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心力衰竭(心衰)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不能正常排血以满足身体各部的需要。许多疾病都会累及心脏,最终可能导致心肌受损而发生心力衰竭。 心衰的信号 咳嗽久治不愈,痰液白中带黏,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症状持续半小时以上不缓解,心率及呼吸频率增快,喉中有哮鸣音,夜间不能平卧(因胸闷或憋气)而需要将枕头垫高,半夜憋醒需坐起方可缓解,尿量偏少,食欲减退,有时有轻度恶心,双下肢浮肿等等,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了这些症状,不要小视,极有可能是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 引起心衰的原因 老年人心衰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和高血压,其次是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心肌淀粉样变性、心肌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并常有两种以上病因并存。心衰发作一般都有诱因,最常见的诱因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其次是心肌缺血、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心律失常和输液过多过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