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检查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心衰发病率出现了明显上升趋势。而准确的心衰危险分层对防治心衰极为重要。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1、X线检查 可查见心影大小及外形,为心脏病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根据心脏扩大的程度动态改变也可间接反映心脏功能状态。若有肺淤血,主要表现为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多与下肺纹理密度相仿,甚至多与下肺。由于肺动脉压力增高可见右下肺动脉增宽,进一步出间质性肺水肿可使肺野模糊,KerleyB线是在肺野外侧清晰可见的水平线状影,肺小叶间隔内积液的表现,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现。 2、超声心动图检查 比X线更准确地提供各心腔大小变化及心瓣膜结构及功能情况。还可以估计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其中超声多普勒检查是临床上最实用的判断舒张功能的方法。 3、放射性核素检查 有助于判断心室腔的大小。还可通过记录放射活性-时间曲线计算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反映心脏舒张功能。 4、动脉血气分析 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6、心衰标志物 诊断心衰的公认的客观指标为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7、心肌坏死标志物 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标志物是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