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体力活动,(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改掉如吸烟等不良习惯, (1)可改善脂肪代谢,增加机体能量消耗,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2)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以防止血凝过高,从而有效地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血压,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减少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高密度脂蛋白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它具有清理血管壁上沉积的脂肪和胆固醇的功效。如果参加体育锻炼,这种蛋白就会增加,并能自动筑成一道防线,随时清除血管壁上的沉积物,使血管通畅无阻。一旦停止体育锻炼,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又会下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比活动少的人的中风发病率明显降低。 (3)锻炼的好处还包括激发中枢神经的活动,使大脑血流量增加,供氧增加,脑力增强,思维敏捷,并可解除神经紧张和焦虑,有助于睡眠。锻炼使心肌有力,全身血液供应充沛。 (4)锻炼能促进胃肠道的分泌和蠕动功能,预防和治疗习惯性便秘。 体力活动应掌握以下原则: ① 量力而行:根据各人的年龄、体力、耐力,决定锻炼的种类、强度和时间。特别是年龄偏大、体质较弱者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例如,跑步结束后,心率在5一10分钟内恢复到原来水平。大体合适。一般运动量适中的脉搏平均为每分钟110-120次,(运动量适中的脉率 = 180 - 年令)。 ② 循序渐进:锻练由易到难,动作由简到繁,时间由短到长。先从小运动量的散步、慢跑、体操、跳舞和气功等开始,不可操之过急,以不感到明显疲劳为度,或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而更多的体力活动则无任何更大的益处。 ③ 方法得当:避免快速、旋转、低头,迸气、突然用力等动作。 ④ 持之以恒:主要是树立一种观念,养成一种习惯,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要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养成宽容的性格,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注意劳逸结合,改善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