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男多于女。目前病因不明确,与直肠息肉、慢性炎症及遗传因素有关。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浸润型、溃疡型和菜花型。其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及腹腔种植。 临床表现: 1、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或便秘,排便不尽感,大便进行性变细,晚期有里急后重。 2、便血 为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初期50%的病例有便血,开始出血量少,见于粪便表面,合并感染后为浓血便。 3、慢性肠梗阻时,腹部膨胀,肠鸣音亢进和阵发性绞痛。 4、全身恶病质 癌肿晚期,病人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黄疸、腹水等。 5、直肠指检可触及包块,手套粘血性粘液。 6、腹胀 晚期肝大、腹水,导致病人腹胀。 7、乙状结肠、直肠镜检可观察到癌肿的形态、色泽、部位。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 (2)术前3日给肠道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 (3)术前1日根据病情行全肠道灌洗,同时应观察灌洗效果。 2、术后护理 (1)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至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饮食应循序渐进。 (2)长期置尿管者,应每日清洗尿道口,预防尿路感染。 (3)作好人工肛门的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