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心脑血管 心绞痛 查看内容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018-7-13 21:09|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970| 评论: 0

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严重的梗阻性”冠心病”, 如心肌需氧量增加和(或)心肌供氧量减少即可诱发心肌缺血 ,血管收缩药的短暂影响和(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直径进一步狭窄, 导致心肌氧供量减少 ,从而发生自发性(静息性)”心绞痛” 。

(一)发病原因引起心绞痛的病因包括:

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固定性狭窄(常在75%以上);

②冠状动脉痉挛如变异型心绞痛;

③冠状动脉其他病变:如炎症、栓塞或先天畸形;

④非冠状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严重”贫血”、”甲亢”、阵发性”心动过速”;

⑤”低血压”血液黏滞度增高或血流缓慢;

⑥”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或)冠状动脉痉挛。

(二)发病机制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严重的梗阻性冠心病,如心肌需氧量增加和(或)心肌供氧量减少即可诱发心肌缺血,血管收缩药的短暂影响和(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直径进一步狭窄,导致心肌氧供量减少,从而发生自发性(静息性)心绞痛。动脉压力增高和(或)心动过速也可增加心肌需氧量,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

研究表明,在许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氧供量的减少,而不是需氧量的增加,诱发心肌缺血。后者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最常见的促发因素。在一些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中,心肌需氧量的增加和氧供量的减少可能同时发生。在临界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中,心肌需氧量的轻微增加和供氧量的轻度减少就可产生关键性的心肌缺血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此结果可以解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缺血事件分布在24h内的变化,在早晨因冠状动脉出现储备低而出现严重缺血的发生率较高。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08:54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