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入住监护病房,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呼吸、胸痛和一般情况。建立静脉通道,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止便秘。卧床休息时间应根据病情决定,对无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卧床休息1~3天,对病情不稳定、有并发症的患者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二、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治疗:肝素能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活性,发挥抗凝作用,而预防血栓形成。作为溶栓的辅助治疗,一般在溶栓后4-6小时开始,可使用普通肝素先静脉推注5000 U,继而每小时静脉滴注1 000 U,每4-6小时测定1次APTF(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或ACT(活化的凝血时间),然后根据保持凝血时间为正常的2倍来调整药量。一般应用2-3 天,以后改用皮下注射7500 u,每12小时1次,连用2-3天。也可用低分子肝素代替。 常用的治疗方案: 1、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和方法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个人爱好等,选择能够坚持的项目,如步行、打太极拳等。 2、掌握好运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 运动量必须与医生协商决定,运动量过小,尽管比不运动好,但起不到应有作用;过大则可能有害。运动中若有心前区不适发作,应立即终止运动。 3、运动量增加要循序渐进 尤其出院早期运动量一定要适当,根据体力恢复情况及心功能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心肌梗死后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相同,运动康复必须个体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应有家属陪伴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