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心脑血管 心肌梗塞 查看内容

预防心梗最实用杀手锏 心梗愈后要防复发

2015-3-27 19:00|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1078| 评论: 0

心脏是人体最为脆弱的器官,其发病会因为免疫力低下等原因造成,这就使得很多人都会患上心脏性疾病的原因。其中以冠心病、心肌梗塞尤其多,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发病率更是高,因此大多数想要保持健康身体的人们,都想要知道心肌梗塞的预防办法。

心肌梗塞发生前,纠正动脉粥样硬化 、控制易患因素、治疗心绞痛 、防止心肌梗塞的发生,这称为心肌梗塞的一级预防;心肌梗塞发生后,除急性期在医院内接受 医生 的治疗外,出院以后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心功能、预防再梗塞及猝死的发生,这称为心肌梗塞的二级预防。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在无并发症者中第一年的病死率约为7%-10%,但在有并发症者中,特别是有心力衰竭 患者中可高达30%-50%。

心肌梗塞的后果如此严重,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降 低血压 、降低血脂、戒烟限酒、控制 糖尿病等都很重要。下面主要谈谈除一级预防之外的预防措施:对于一切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在病情基本稳定后,都应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了解血管病变的性质、程度、血管受累的支数及心功能,根据病变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预防再梗塞、心律失常 、猝死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药物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 高血压 ,抗血小板聚集,因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服用此类药物,持续两年。

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及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发生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是廉价的抗血小板制剂,可使急性心肌梗塞后总死亡率减少10%-15%,只要无禁忌症,阿司匹林可终生服用。

心肌梗塞除了可以在生活习惯上出发,还可以在饮食、情绪等方面预防,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除了这些简简单单的办法以外,服用一些药物来预防也是很关键的,高血压的患者也可适当的用一些降血脂药物。

心梗愈后要防“回马枪”

已经发生心肌梗死的心脏虽然经过治疗开通了血栓闭塞的血管,但病变血管仍然可以再发生闭塞,心肌梗死还可能杀个“回马枪”。一次心肌梗死后只有维持血管的开通状态,不发生再闭塞和再梗死,才能益寿延年,活得更好。

那么如何能够防止已经开通的血管发生再闭塞和出现再梗死呢?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继续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少吃和增加活动;二是要继续控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和吸烟等;三是抗血栓治疗,如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四是继续开源节流,使用增加血流供应和减少心脏血液(血氧)需要的药物,如服用倍他阻滞剂;五是维护和改善心脏的功能状态,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倍他阻滞剂。迄今尚未有任何一种中(成)药被推荐用于预防心肌梗死或者用来改善心肌梗死的预后,中药制剂不宜用于“急救”,缓解严重心绞痛用硝酸甘油最为确切,另外,没有证据显示中药的抗血栓作用好于阿司匹林。

心肌梗死后必须定期看医生,不单是取些药就完事了,还要听取医生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用药情况的指导。应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和血糖,还应定期检查肝脏和肾脏的功能;如果发生胸痛特别是胸痛与活动有关,还应遵照医嘱进行普通心电图、心电运动试验和肌钙蛋白检查,甚至入院检查治疗。

心肌梗死后一旦再次出现心绞痛或者类似症状,尤其症状与心肌梗死时类似或者与活动有关,可能是心脏血管再次狭窄或者闭塞的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能服药缓解后就以为没事了。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14:58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