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诊断

2015-11-15 23:24|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1014| 评论: 0

下肢静脉血栓是指下肢静脉血管内形成血栓后患肢早期出现疼痛肿胀皮肤青紫浅静脉栓塞时沿受损静脉可摸到一条有压痛的条索状物;后期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休克及肢体静脉性坏疽(溃烂坏死);急性期随时可能会由于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发生肺栓塞严重时导致猝死。那么,如何及早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诊断:

1、血液D-二聚体(D-dimer)浓度测定 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复合物溶解时产生的降解产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上升,但手术后或重症病人D-二聚体浓度也有升高,故其阳性意义并不大。如果D-二聚体浓度正常时,其阴性价值更可靠,基本可排除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准确率达97%~99%。

2、血常规 急性欺期常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加。

3、血液生化 可有乳酸脱氢本科等的增高。

4、血液黏稠度、血液凝固性、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辅助检查:

为了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程度及范围,可采取以下检查方法:

1、超声波检查:此法为较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可直接观察静脉直径及腔内情况,可了解栓塞的所在部位。用彩色血流多普勒实时显像法对膝以上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99%)。

2、CT或MR静脉造影:无创,准确,直观,可以同时观察下腔静脉及髂静脉周围有无肿块压迫等血栓形成的因素。

3、静脉造影:是最准确的检查方法,能有效地判断有无血栓,血栓的大小、位置、形态及侧支循环情况。同时还可以逆行造影,了解静脉瓣膜功能情况。但由于此法有一定的损伤性,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肾功能损害,因此必要时才进行。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05:52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