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血便、里急后重,系因结肠下段或直肠癌肿糜烂坏死造成。 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则由大肠远端癌肿引起的肠腔狭窄所致。 二、腹痛:癌肿常有糜烂、坏死与继发感染,而使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肠曲痉挛,多可引起不同性质与程度的腹痛,一般见于右侧大肠癌,表现为右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胃结肠反射加强,可出现餐后腹痛。 三、腹部肿块:肿块质坚硬,大小不等,表面呈结节感,一般可以推动,到后期则固定不移,合并继发感染时可有压痛。 癌肿多见于右侧腹,是右侧大肠癌的表现之一,肿块位置的高低取决于癌肿的部位,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癌的肿块分别位于右下、右中、右上腹,横结肠癌的肿块可在脐周扪到。 四、直肠病变:直肠指诊可扪及肠腔内菜花状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的溃疡,或肠腔环状狭窄,指套常染有脓血。 大肠癌位于直肠者约占半数,而绝大部分直肠癌可在直肠指诊时触及,所以,直肠指诊是早期发现直肠癌的重要检查手段,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