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两性 避孕 查看内容

口服避孕药的作用途径

2015-7-17 06:05|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998| 评论: 0

作用原理之本质—“欺骗身体”

利用人造激素“欺骗”身体机构,这就是雌激素用于避孕的方式。人造合成激素和妇女体内天然存在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相类似,所以造成雌激素环境的必然变化。

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避孕药的避孕原理主要在于以下4个方面,即抑制卵巢排卵、改变宫颈黏液的性质、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影响输卵管的蠕动。

抑制卵巢排卵

正常情况下:妇女在性成熟后,每个月从卵巢排出卵子,是在丘脑下部、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的相互作用控制下进行的。丘脑下部分泌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在后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巢里的卵泡发育成熟、排出卵子,并且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而卵巢产生的性激素又可反过来作用于丘脑下部及脑垂体,影响它们的激素分泌功能。

服用口服避孕药之后:当女性激素增多时,就会通过丘脑下部抑制或减少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被抑制或减少,卵巢里的卵泡就不会发育成熟和排卵。所以,当用避孕药后,额外的性激素进入体内,抑制了丘脑下部释放激素的分泌,因之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也受抑制,就抑制了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这样就起到了避孕作用。

改变了子宫内膜的形态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周期性地改变形态。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的腺体增殖,而孕激素的作用是使已经增殖的腺体分泌,整个内膜层增厚并富有营养。但当排出的卵子没有受精,卵巢上的黄体萎缩,它所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迅速减少,子宫内膜失去了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支持而脱落,形成月经排出。

服用口服避孕药之后:服用避孕药,抑制卵巢的排卵和分泌雌、孕激素,这样虽然避孕药供应的雌、孕激素也能作用于子宫内膜,但是它不像自然月经周期中有规律性的激素分泌,所以子宫内膜不能像自然月经周期那样增殖、分泌。服药时子宫内膜较薄、腺体少,分泌也不好,这种发育不良的子宫内膜无法接受受精卵着床。当避孕药停服时,同样由于雌、孕激素的下降引起子宫内膜的脱落和来月经。但由于内膜薄,月经量比不服药时要少。所以,服用避孕药是很有规律的,在服药期月经也是十分规律的,每月一次。能有效地控制月经量—这已经是非常显著的避孕药的优点了,月经周期有规律性,来经量减少,并能减少诸如腹部发胀、乳房疼痛等经前综合症。

改变宫颈黏液的性质

正常情况下:子宫颈的腺体在女性激素的影响下产生黏液,它和*壁的细胞混在一起,成为白带。宫颈的黏液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在月经刚完时,体内雌激素还少,宫颈黏液的量也比较少。当接近排卵期时,体内的雌激素达到高峰,产生较多的黏液,稀薄而透明,这种黏液有利于精子的通过和保护精子的活力。排卵后,卵巢分泌孕激素,在孕激素的影响下,宫颈分泌的黏液变得黏稠而不透明,呈乳白色,这样的宫颈黏液不利于精子穿过。

服用口服避孕药之后:使用避孕药,宫颈腺体受药物中孕激素的影响,也变为黏稠,不利于精子通过从而起到避孕作用。

改变输卵管的正常蠕动

正常情况下:输卵管的蠕动受性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以利于精子、卵子和受精卵的运行。

服用口服避孕药之后: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以加速输卵管的运动,孕激素对输卵管上皮的纤毛及分泌细胞有影响,使卵子和精子的运行有所改变,使受精卵在输卵管中的运行加快,当受精卵到达宫腔时,子宫内膜的发育尚未成熟,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因而起到了避孕作用。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21:47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