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梅毒 与梅毒患者发生性关系后2至3周,在生殖器或身体其他部位可出现单个或多个较硬的红色小肿块,不痛也不痒,表面常溃烂,医学上称硬下疳。此时,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常肿大,这就是一期梅毒。 患一期梅毒时,病菌还被拘束在局部,尚未全身播散,即病在表,还未入里,是治疗的大好时机。在此期间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100%可以治愈。 二期梅毒 若错失了这一治疗时机,数周后硬下疳可自行消失。此时千万别庆幸疾病已愈,相反,此时病菌已侵人血液,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皮肤上即出现各种各样的皮疹,常伴有淋巴结肿大,这就是二期梅毒。感染梅毒六周后即可进入二期梅毒,约20%左右的二期梅毒患者从此失去了根治的机会。由此可见,及早发现一期梅毒,并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是何等重要! 三级梅毒 1、梅毒螺旋体结构变异、产生抗药性。每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螺旋体也不例外。变异的螺旋体犹如升级后的的电脑操作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毒性更强,更不容易治疗。同时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螺旋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的产生,给传统治疗带来困难。 2、危害程度增加,致残致死率上升。由于螺旋体变异后毒性增强,对身体器官的损伤程度加重。而且变异后病情发展迅速,加之传统治疗效果差,致使梅毒对身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增加。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3、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 4、螺旋体危害心血管系统。可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5、螺旋体损害骨骼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导致残疾或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