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大意造成的失明 李大爷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了,这在他的亲朋好友圈中引起了质疑。众人眼中为人豪爽,乐于助人的李大爷,在每次聚餐时都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从没有节制,他怎么会是一名患糖尿病多年的患者? 据李大爷讲述在很早以前的一次体检中医生就已经告知他患病的消息,只是因为自己的体质好且忙于生意应酬,即使医生对他进行了深入的糖尿病教育他也满不在乎,没有遵从医嘱在饮食方面进行节制,继续我行我素,直至前段时间在自己的生日聚会上意外昏厥。昏厥后的李大爷被送往医院,醒来后眼前一片漆黑的李大爷被告知已经失明!后来经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将造成永久性失明。李大爷身边的亲人朋友一片哑然,众人惊叹不已之际更觉得惋惜! 这时的李大爷更是悔恨不已,空守着万贯家财却忍受着黑暗的折磨! 既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给糖友们带来的残疾如此痛苦,那么下面简单来介绍一下有关于它的基本知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分类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标志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除血糖高外,还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和高尿酸等代谢异常,这些综合因素导致眼底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炎症、渗出、新生血管增生、微血管瘤形成,甚至血管破裂、出血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视网膜的毛细血管前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偶可累及大血管,导致微血管闭塞和渗出、出血,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临床常分为非增殖性(背景期)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前者是糖尿病对视网膜产生影响的早期阶段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闪光感、眼底出血、黄斑水肿等。严重时眼前出现大片黑影、视力丧失,眼底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落等。后者的主要标志是新生血管的生成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糖尿病还可能伴有眼部其他疾病比如白内障、视神经病变或萎缩、青光眼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四大导致失明的原因中占据第一位。各型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都随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上升,90%以上1型糖尿病和60%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20年以上的,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尤其病人对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控制不良,更容易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及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疾病并不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 1.应该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指导,让他们了解糖尿病并发症是常见的,不必过度紧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和视力损失。 2.要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控制好血糖是最根本的手段,对血糖的控制可以避免或延缓该病的进展,大部分专家主张控制血糖的三宝是带着白开水、多运动、多吃蔬菜。此外还要注意对血压、血脂、吸烟等危害因素的控制以及关注体重的增减。 3.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压和血脂,研究表明血压升高可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增高,血脂的增高导致患者发生视网膜脂血症。 4.患视网膜眼底病变的糖友们也要注意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以免引起眼底出血加重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 5.外出游玩尤其是夏季外出游玩时要对眼睛做好一定程度的防护工作(很多研究资料已经表明:紫外线照射可以诱发白内障)你可以带遮阳伞、遮阳帽、墨镜,总之要避免紫外线对眼睛的直接照射。 6.糖尿病患者不论有无视力变化,都应接受定期的眼部检查。一般每年检查一次视力和眼底,患糖尿病5年以上的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 7.中医讲“药食同源”每天两杯代茶饮也是广大糖友们不错的选择(比如泡菊花,加枸杞,决明子,可以起到养肝、明目的作用,每天早上、下午各一杯)。也可以购买护眼仪,闲暇时间给自己的眼睛做保健操。 8.早发现和早治疗也可以延缓病变的发展,不仅如此,早期治疗的费用也比晚期治疗的费用低。对于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可采取药物、激光和手术的疗法。 糖友们要格外珍视自己的健康,虽然对饮食的控制会让糖友们觉得痛苦,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戒掉不良嗜好,懂得“过犹不及”。不要像上文提到的李大爷一样以为体质强壮就可以肆无忌惮,随心所欲,最后换来的却是“活在黑暗中的悔恨”。健康不是靠财富来衡量的,但也不要过度紧张,要知道“张弛有度”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