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女性 保健误区 查看内容

适当脂肪对身体有益 骨感美女当心美出病

2018-8-17 22:25|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1109| 评论: 0

以世界影都荷李活为例:自1999年格温妮丝·帕尔特洛以“皮包骨”的形象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减肥的热潮席卷荷李活。“想当女主角吗?决去减肥吧!”是现在荷李活的通行规则。《甜心俏佳人》的女主角姬莉莎“瘦得似行走的骷髅”。流行乐队“辣妹”成员维多利亚·碧咸自从出道以来,就一直凭着曲线玲珑的身材和优雅的体态获得赞扬,而她最近一次极度消瘦的公开亮相把人们吓了一跳:显然她也受到“骨感之风”--“越瘦越好,瘦得皮包骨头没有一点多余的脂肪”的影响。这股骨感之风,也刮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某校一名花季少女因追求骨感造成各脏器的功能严重衰竭而死亡,其它一些非致命性的例子则不胜枚举。在很多健身教授和医学专家们的眼里,骨感之美,常常会“美”出病,有些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这究竟是何故?

骨感美女们少的不仅仅是脂肪

大量流失的营养成分主要还有糖类与蛋白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在体内周转快,储存不多,它还是糖蛋白、蛋白聚糖、核酸(DNA、RNA)等重要物质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用于构成人体组织,更有调节免疫、代谢和调节各种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

一些人依靠节食和减肥药片度日,更有甚者可以几天不吃不喝并服用利尿剂以达到短期内大幅减肥的效果,这种追求骨感的过程最易成功但也最要命,在追求骨感的过程中,人体首先消耗的是葡萄糖,当葡萄糖大量消耗后,体内通过某些途径将蛋白质、脂肪等转化为糖类的过程才算是真正的“减肥”。可见,减肥本身不仅仅是减去了脂肪,糖类与蛋白质也同时大量消耗了。等到脂肪减少时,已是人比黄花瘦了。说严重些,这种情况与癌症晚期病人十分相似。癌症杀人的手段之一就是使病人营养缺乏,极度消瘦,极易造成感染或其它的一些疾病,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恶液质”。其原因主要就是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严重缺乏,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妨碍了某些器官正常功能的运行。

脂肪并不全对身体有害

脂肪在体内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中等身材的人,脂肪占机体体重的23%,能够储存约14万千卡的热量,是女性性成熟,维持正常月经周期和生育的重要能量来源,少女体内的脂肪至少达到体重的16%时,才能促进正常的身体发育。有研究显示:体育学校的女生运动量过大,体脂仅为13%,她们的月经初潮也多数推迟,月经常发生异常。再次,体脂对于妇女孕育健康的下一代也有明显的影响。妇女十月怀胎,至少六个月的哺乳,也需足够的体脂保证妊娠,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本身和婴儿健康的能量需要。脂肪过少,发生不孕、流产、早产、死胎,和孕妇营养不良的危险性也增高。此外,追求骨感还会造成神经性厌食的病理基础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的流行病学的调查己显示其与过量的节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因盲目减肥过度节食而致少女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倍,骨感,不能不说是健康的大敌,盲目地追求骨感,不顾一切节食、减肥,对身体是十分有害的。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杂志,减肥的广告处处皆是,减肥器材,塑身衣,减肥茶,减肥食品粉墨登场,铺天盖地。减肥一下子成了生活的时尚与热潮之一。减肥不稀奇,就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关键是要搞清楚需不需要减,应该减多少。骨感美女的流行,是“苗条就是完美的体态”,“骨感胜于肉感”过分渲染的结果。每个减肥者都该明白:减肥“妙方”如果是以身体的健康为代价,宁可不减,骨感的时髦,就更不必去赶了。毕竟,我们还没有像影星、歌星那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处境与悲哀。 事实上,由于营养及生活条件的优越,现代女性比以前发育得更丰满,这是很自然的,但丰满不等于肥胖。正常体重范围内,胖一点好,还是瘦一点好,一千个人恐怕有一千个标准,燕瘦环肥,各有所爱,恐怕这才是真实的情况。骨感到底美不美暂不妄下定论,但肯定的是要先有健康然后才有资格谈美。

不吃肉减肥 四大营养谎言女人别上当

女性的健康关乎整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未来的稳定、健康,因为一个女性把自己照顾好了,就能带动整个家庭的健康。所以我说,有的时候健康讲座不管是给谁组织,家庭成员里的女主人一定要来听,这个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女性真正要健康、快乐、美丽起来,就需要走出健康误区,下面四个营养谎言,女人千万别信。

节食减肥损健康 女人8个伤身“杀手”

爱美的你是不是每天都穿高跟鞋?经常都背着沉重的背包?睡眠不足?这些都是错误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会严重伤害到身体。那么究竟还有哪些女性生活习惯是有害身体的?小编分享健康生活知识,总结8个生活误区,让你避开误区,焕发健康活力!

减肥药暗藏甲状腺激素或致心血管疾病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可是,爱美的MM们要当心了,一些减肥药吃了以后很快见效,但其中可能添加有甲状腺激素。长期吃下去,会出现“人工甲亢”,甚至引起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 02:17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