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肿瘤 肿瘤综合 查看内容

四肢血管瘤的临床特征

2018-8-15 11:52|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996| 评论: 0

1、毛细血管瘤由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皮肤呈红色或紫红色病损,边界清楚而不规则,扁平或稍高出皮肤。镜下真皮内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呈网状,血管内充满血液。

2、海绵状血管是由很多大小和形态极不规则血管管腔组成,腔隙外围有厚薄不均的结缔组织包绕。

深层海绵状血管瘤侵犯深层肌肉及周围皮下组织,界限不清,血管瘤随着患儿年龄增长也不断增大,向周围扩展,破坏邻近正常组织,影响患肢功能,有患肢无力,胀痛等症状。

套样囊状血管瘤则不能采用手术治疗,因囊状血管外壁贴近皮下组织,内壁紧贴肌肉和臆膜组织,血管瘤的腔壁很薄,所以无法将血管瘤组织从正常组织中分离出来,即使牺牲正常组织也很难将血管瘤切除。范围较大的囊状血管瘤子术治疗应视为是禁忌证。

采用传统的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 海绵状血管瘤初生时即存在,但多数在数月后才被发现,初起呈结节状高出皮肤肿块,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呈串珠状,血管瘤逐渐增大,向邻近组织扩展,侵犯皮肤、皮下、肌肉、关节甚至骨骼,肿块质软,界限不清,压之缩小,灌注征阳性。

由于血管瘤侵犯皮下组织,皮肤颜色为紫蓝色。患肢肌肉无力,间隙性或持续性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肢体萎缩。侵入关节则引起关节疼痛,运动受限。侵害肢体肌群可伴发肌纤维硬化综合征,后期出现肌肉硬化、挛缩畸形,最终导致患肢功能障碍。

3、混合型血管瘤指血管瘤组织学形态结构及临床特征具有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特点,即表层皮肤是毛细血管瘤病变,深层皮肤及皮下组织是海绵状血管瘤。初起表层皮肤呈红斑结节状隆起肿物,质软、压之缩小,表面皮肤红斑境界清楚。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4 17:45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