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肿瘤 肿瘤综合 查看内容

骨血管瘤影像表现的检查有哪些

2018-8-15 11:52|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921| 评论: 0

骨血管瘤由于具体的病因不清,可能是因为肿瘤畸形或者错构所导致的。骨血管瘤由于具体的病因不清,可能是因为肿瘤畸形或者错构所导致的。

骨血管瘤是一种呈现瘤样增生状态的血管组织,存在于骨小梁之间,不容易将其单独分离开来,从组织学上可以将骨血管瘤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前者多出现于脊柱和颅骨,后者多见于扁骨和长管骨干骺部。

患者通常疼痛感觉轻,全身情况良好。因骨血管瘤的部位不同,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同。患者往往仅在局部有轻度不适或轻度疼痛,偶尔摄X线片才发现。重者可出现四肢、括约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骨血管瘤无症状时可定期观察,不需治疗,血管组织可由纤维组织代替,血管自行愈合。

那么骨血管瘤影像表现的检查有哪些呢?

一、超声检查

患者入院后均先行超声检查(B超或彩超),声像图均未探及肿物,仅显示皮下无回声区。彩超未显示无回声区表面明显血流信号。

二、CT检查

软组织窗显示占位区域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影,似骨瘤样骨性改变。骨窗显示占位区域边界清晰,周边高密度,内部相对低密度且密度不均,呈“蜂窝状”、“网状”。肿瘤内部CT值为200~500 HU。瘤体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其外被“骨皮质”似与正常骨皮质相连续,内部“小梁”结构与正常骨内结构无明显分界,部分病例隐约可见一线性密度增高结构横贯其中,将膨出之瘤体与正常骨质隔开。

三、MRI检查

T1加权像显示占位区域中等信号强度,但内部信号强度不均,呈“蜂窝状”形态,肿瘤边界为低信号强度。T2加权像则显示瘤体高信号强度。脂肪抑制像可见瘤体内信号强度高于T1加权像显示的信号强度。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5 03:28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