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增多和阴道排液,贫血,下腹痛等。 2。体征 可于宫颈口或阴道内发现软脆,易出血的息肉样肿物,如肿物破溃合并感染,可有极臭的阴道分泌物,也常合并贫血,子宫增大,盆腔肿物。 3。盆腔检查 子宫有不同程度增大,早期的盆腔检查所见与子宫壁间肌瘤相似,当肿瘤发展时,可见宫颈口息肉样或菜花样脱出物。 有资料显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常见的症状有阴道流血(69.6%),压迫症状(39.1%),下腹包块(30.4%),阴道排液(17.4%),下腹胀痛(17.4%)。 4。分期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起源于子宫内膜间质,有学者认为其病情发展变化与子宫内膜癌有许多相同之处,建议其分期采用FIGO分期标准: (1)临床分期(FIGO 1971,表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规定,于1989年10月以前对子宫内膜癌按1971年之规定进行临床分期,对无法手术而行单纯放疗者,或先放疗后手术者仍用1971年临床分期。 (2)手术病理分期:FIGO于1988年10月推荐使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法。 有关分期的规定: ①由于子宫内膜癌现已采用手术分期,以前使用的分段诊刮来区分Ⅰ期或Ⅱ期方法不再应用。 ②少数病人开始选用放疗,仍使用1971年FIGO通过的临床分期,但应注明。 ③肌层厚度应和癌侵犯的深度一起测量。 组织病理学分级: G1:非鳞状或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5%。 G2: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占6%~50%。 G3: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50%。 病理分级的注意事项: A。重视核不典型性,若与结构分级不相符合时,分级上应将G1或G2提高一级。 B。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级应首先考虑核的分级。 C。有鳞状成分的腺癌,应按腺体成分的核分级来定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