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会吃才健康3》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 很多人觉得 “三高” 人群不能吃肉,其实这是个误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窦攀副主任医师说了,只要会挑肉,“三高” 人群也能吃得营养又健康。 别以为不吃肉只吃素就万事大吉。肉类可是补充蛋白质、铁、锌和维生素 D 的好帮手。要是光吃素,身体很可能缺蛋白质,肌肉慢慢变少,还容易长胖,甚至可能贫血、免疫力变差,得不偿失! 特别是深海鱼这种富含 n-3 不饱和脂肪酸的肉类,简直是 “三高” 人群的救星,能帮忙控制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肉类选择指南 咱们先看看常见肉类的蛋白质含量,每 100 克中:瘦牛肉有 20.3 克蛋白质,鸡肉含 18.2 克,基围虾 18 克,鲫鱼 17 克,瘦羊肉、瘦猪肉各 15 克,排骨 16 克 。 白肉更友好 鸡肉、鸭肉这些白肉,脂肪少,不饱和脂肪酸多,对降血脂特别有帮助,很适合 “三高” 人群。就拿鸡胸肉来说,100 克才 3 克脂肪,吃着没负担。 红肉要适量 红肉虽然富含优质蛋白质,但饱和脂肪多,不能吃太多。建议一周吃红肉别超过 3 次,一次 50 - 100 克就行。选肉的时候,像里脊、外脊这些瘦肉部位优先考虑,牛腩、五花肉这种肥的就尽量别碰了。 瘦牛肉是红肉,但相对来说脂肪少,100 克只有 5 克脂肪,还能补蛋白质、铁和维生素 B12,帮咱们增强体力和免疫力。不过因为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不算低,还是得控制量。五花肉就更不用说了,100 克有 30 克脂肪,全是饱和脂肪,吃多了血脂蹭蹭往上涨,心血管也跟着遭罪。排骨的脂肪含量也不低,100 克差不多有 25 克脂肪,平时也得少吃。 这些肉推荐吃,那些肉要避开 推荐肉类 深海鱼:三文鱼、金枪鱼这些深海鱼,富含 EPA 和 DHA,对心脑血管特别好,还能补充蛋白质、维生素 D 和硒。 鸽子肉、兔肉:脂肪少,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丰富,清蒸、煲汤或者盐水煮着吃最合适,油炸的做法就别尝试了。 鲍鱼:蛋白质高,脂肪和胆固醇低,还有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心血管有益。 虾:优质海产品,n-3 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碘和维生素 D 都不少,脂肪也以不饱和脂肪为主。 鲈鱼:淡水鱼里的佼佼者,n-3 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丰富,好消化又护心脑血管。 不推荐肉类 加工肉:腊肉、火腿、培根这些,大多是五花肉做的,又咸又容易让人摄入亚硝胺,尽量别吃。 鸡翅:鸡皮脂肪多,吃多了血脂升高,心血管压力大。 鸭脖:去掉皮基本就剩骨头了,蛋白质少,卤制、麻辣的鸭脖还高盐高油。 鱿鱼: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都不低,吃多了血脂、胆固醇容易超标。 鹅肝:全是饱和脂肪,吃多了血脂飙升,心血管风险大增。 午餐肉:淀粉、油脂、盐分一大堆,没什么营养,还高脂。 海产品对 “三高” 人群特别友好,鱼、虾富含优质脂肪和各种营养,心脑血管不好的人可以多吃。饮食模式可以参考 “地中海饮食”,优先选水产品、海产品,然后是鸡鸭肉,红肉放最后。建议每周吃 2 - 3 次鱼虾,一次 100 克左右。 烹饪方式也有讲究 红烧、卤味这些做法,热量高、盐分多,容易让血脂升高。最好采用低温烹饪,清蒸能最大程度保留鲜味;煲汤也不错,但别只喝汤,肉里的蛋白质才是重点。做饭时记得控油控盐,用量勺量盐、糖,用油喷壶配合不粘锅,减少油脂摄入。掌握这些吃肉小窍门,“三高” 人群也能吃得开心又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