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置适当体位 未清醒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吸入气管内。术后常规吸氧及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及协助患者在床上经常变换体位,尽早下床活动,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利于引流。 2、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保持固定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状并认真记录;若术后3小时内胸腔闭式引流量在每小时100ml,呈鲜红色并有较多的血凝块,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少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应考虑活动性出血;如果引流液中有食物残渣,则提示食管有吻合口瘘,若引流液量多,由清亮转浑浊,提示有乳糜胸。每日更换引流液一次,严格无菌操作;将管道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严防管道脱落,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地咳嗽排痰。术后72小时后无引流液流出,经胸片证实肺扩张,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继续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有无气促、胸闷等不适,以及局部有无渗液、出血、漏气、皮下气肿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胃肠减压的护理 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管,目的是减轻腹胀,减少残胃胀气对吻合口的影响。妥善固定胃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记录好长度并在鼻尖处做记号;向患者及家属反复交代,各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各班严格床旁交接,以防脱出或自行拔除。一经脱出,避免盲目重插,以免损伤吻合口。 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术后24~48小时引流出少量血液,应视为正常,如引出大量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保持通畅,必要时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并及时抽除。胃肠减压管保留5~7天,以减少吻合口张力,以利愈合。拔管前1天,暂停引流,口服少量温凉流质饮食,无不适,即可拔管。每日口腔护理两次,可坐起的患者,鼓励患者自己漱口刷牙,清洁效果更好。 4、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护理 食道血供呈节段性、缺乏浆膜层,故吻合口愈合较慢,术后应严格禁食和禁水,每日由静脉补液。术后24~48小时,肠蠕动恢复后,经导管滴入营养液,如混合奶、菜汁、果汁、米汤等。注入量可由第一天的500ml,分2~3次滴注,以后每天根据患者的耐量增加至1500~2000ml。输注时患者应取头高30°~45°或半坐卧位,以防止误吸。滴注前注意管道长度,确保注入肠道;注入温度以38℃左右为宜;滴注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以清洁鼻饲管内腔,防止食物粘堵管腔,然后以无菌纱块包扎鼻饲管,并妥善固定鼻饲管根部,防止滑脱。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泻、腹胀等情况。十二指肠营养管可维持10天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