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2024 年 7 月 23 日《健康之路》节目《通调经络来祛火》。在炎炎夏日,许多人饱受上火的困扰,频繁出现长口疮、心情烦躁、失眠多梦等问题。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症状大多是心经有火所致。 今天,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周宇,为我们带来了通调经络、清心去火的有效方法。 一、中医五行理论与夏日上火症状 中医五行理论中,心对应的是火。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升高,热邪肆虐,人们容易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这是由于热犯心包所引发的。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刺激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来达到清心、去火、安神的目的。 二、针刺五输穴,轻松祛火止痛 夏季的高温,加上人们对小龙虾、烧烤等辛辣油腻食物的偏爱,使得体内热毒极易被激发。在这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体会出现一系列上火症状,如口舌生疮、舌上生有红热的芒刺,触碰时疼痛异常,还有口苦、口疮、口气不佳等。 五输穴是分布在人体十二条正经上的一类穴位,每条经脉各有五个特定穴位,分别是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全身总计六十个。刺激这些穴位,能够有效治疗热证,起到去火、止痛、改善咳喘等作用。 当出现咽喉疼痛、上火、口舌生疮等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放血针点刺心包经上的井穴,为病邪开辟一条“出路”,从而实现快速治疗的效果。此外,刺激荥穴——劳宫穴和井穴——中冲穴,也能够快速缓解相关症状。 中冲穴:位于双手中指指尖。操作时,一只手采用放血方式,另一只手用指尖进行掐揉。 劳宫穴:先虚握拳,其位于中指对应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握拳刺激或双手交替按揉的方式进行,每次 3 - 5 分钟,早晚各一次。 三、推揉内关穴,告别胸闷气短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们常常会感到心烦、胸闷。这一方面与心火旺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阴液不足脱不了干系。此时,火热之邪容易侵袭人体,灼伤经脉,影响心气的正常运行,导致心气瘀滞,时间一长,瘀滞又会化热。 内关穴作为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清心除烦、安神定志的功效,同时也是一个络穴——阴维穴,能够通阴维脉,维持体内阴液与心火的平衡。 我们可以通过按摩或针灸内关穴,调节心火与阴液的平衡,缓解因心火旺盛导致的心烦、胸闷等不适症状,达到清心火、安神的效果。 内关穴的取穴方法如下:首先屈肘,使手掌朝上,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放在手腕的横纹上,位于手腕横纹上方两肌腱之间的位置,便是内关穴。 使用内关穴时,采用逆经脉推揉的泻法,每天推揉 5 - 10 分钟,双手可交替进行。 四、巧用神门穴,解决夏日睡眠难题 夏季的高温环境容易对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人产生烦躁与不安的情绪。在中医理论中,夏季属“火”,火热之邪盛行会扰动心神,导致心神不宁、虚火上扰、睡眠质量下降等虚烦症状。 神门穴是心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清心去火、安神定志、引导心火回归本元以及理气解郁的功效。刺激神门穴,能够有效缓解夏季火热之邪对心神的不良影响,帮助我们恢复心灵的平静,改善睡眠质量,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心经上的神门穴,位于手掌朝上时,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的掌缝,纵向顺下画线与腕横纹的交点处。耳朵上的神门穴,则位于耳甲上的三角窝,有小凹陷的地方。 使用神门穴时,可以将揿针轻轻按压在穴位上,贴 1 - 2 天,每天下午按揉 1 - 2 次。心经上的神门穴需取用两侧,耳朵上的神门穴取用一侧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