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北京卫视节目《让老年痴呆变成慢性病》文字笔记。 要说这世上最让人难受的病,恐怕就是 “忘事” 了 —— 这说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症。它就像一块橡皮擦,一点点把人脑子里的记忆都擦掉。现在咱们国家,得这病的人已经超过 1000 万了,更让人揪心的是,患病的人越来越年轻。这病不光折磨患者自己,对整个家庭来说也是个沉重的打击。不过别担心,今天《养生堂》要给大伙带来好消息:科技能帮上忙!有三个数字能给这种老年人常得的病带来新说法,虽然没法彻底治好,但能预防、能控制。专家还带来了三个阶段的 “秘密武器”,这些和那三个数字有啥关系?哪些人要特别留意呢? 咱们的大脑平时会产生一种物质,量合适的时候能滋养神经。可随着年纪变大,身体代谢变慢,这种物质就越积越多,身体自己分解不完,就堆在脑子里,慢慢成了麻烦,会损害大脑的神经细胞和血管,最后就引发了这种病。这种 “坏东西” 叫 Aβ 淀粉样蛋白。现在有个早期发现的办法,抽一管血,就能在 15 - 20 年前发现脑子里的这种危险变化,也就是这种坏蛋白在堆积。而且还有个大家挺熟悉的指标,它就像催化剂,会让坏蛋白堆得更快。只要盯着这个指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坏蛋白在脑子里堆积,让大脑的 “老年斑” 长得慢一点。那这个神秘的 “催化剂” 到底是什么?又该怎么控制它呢? 爱永远是最好的药。病人身上的小变化,家里人往往是最先发现的,也是最能给他们温暖的人。现场就有个女儿,她专门给患病的妈妈布置 “作业”,还分享了她和妈妈之间感人的故事。除了记忆力变差,还有哪些更早出现的症状需要咱们警惕呢?专家带来的拯救大脑的 “科技” 手段,又能怎么让大脑重新有活力呢? 魏翠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周一上午特需门诊、周二下午专家门诊、周二晚上特需门诊; 张晓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下午特需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