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健康之路》周宇,暑湿,经络祛湿,通调脾经,祛除湿邪,皮肤湿疹

2024-7-24 10:41|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624| 评论: 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2024 年 7 月 24 日《健康之路》节目《通调经络来祛湿》。在炎炎盛夏,暑湿之气横行,苦夏、中暑、皮肤湿疹等问题频繁困扰着人们。本期《健康之路》将为您揭晓经络密码,助您通调脾经,有效祛除湿邪,轻松度过这个夏天。

周宇: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一、艾灸阴陵泉,告别湿困疲乏

苦夏常常在长夏季节现身,此阶段气候的显著特点是湿气浓重,过多的湿气会对脾的正常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当体内水湿的运化出现障碍时,湿邪就会滋生。要改变这种状况,利湿与护脾至关重要。

如果频繁食用辛辣、寒凉的食物,脾胃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进而引发脾胃功能失调,使人出现胃胀、食欲减退、四肢乏力等不良症状。

阴陵泉穴作为脾经的合穴,排渗脾湿的功效极为强大,同时还能够治疗下肢水肿,减轻足重如裹的不适感。

在家中,我们可以通过艾灸来实现温经、祛湿、健脾的目的。由于夏季空气潮湿,一定要将艾条妥善保存在干燥处。每次艾灸间隔一天,每次时长 20 - 30 分钟。

取穴方法:阴陵泉穴处在膝关节附近,在小腿内侧,胫骨小头下的凹陷处。

艾灸方式:

悬灸:点燃艾条后,以穴位为中心,在距离皮肤 2 - 3 厘米处进行直接灸。

雀啄灸:将点燃的艾灸头由远及近反复施灸,就如同小鸟啄食一般。

循经灸:以阴陵泉为起始点,顺着经脉运行的方向进行艾灸。

温馨小贴士:

艾灸过程中,务必注意用火安全。

在艾灸旁边放置一个小烟灰缸,方便弹去艾灸燃烧产生的灰烬。

艾灸前后要记得多补充水分。

此外,您还可以在每天下午或者久坐之后,对阴陵泉穴进行按揉,适当用力,按揉 15 - 20 分钟即可。

二、揪提大横穴,化解夏季中暑危机

大横穴是脾经上的关键穴位,具有健脾祛湿和止呕的功效。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们很容易中暑,出现面色苍白、口渴多汗、恶心呕吐、眩晕头痛、胸闷气短以及疲劳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往往与体内湿气过重以及脾胃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医临床上,针对此类中暑症状,常常会采用拔火罐的治疗方法。在家里,您可以通过揪提或者推揉大横穴的方式来缓解中暑症状,揪提的次数控制在 10 - 15 下为宜。

取穴方法:从肚脐出发,分别向左右两侧量取四寸(大约五指的距离),即为大横穴的位置。

三、巧用脾经穴位,缓解夏季湿疹烦恼

血海穴具有健脾祛湿、养血活血以及祛风止痒的作用,对于治疗与血热、血瘀紧密相关的皮肤病效果显著。此外,它还具有祛热、祛风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夏季常见的皮肤问题。

取穴方法:

方法一:将手放在膝盖上,指尖朝向大腿方向,四指并拢,大拇指尖对应的位置就是血海穴。

方法二:将腿伸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凹陷,凹陷上方肌肉的最高点即为血海穴。

在家中,您可以通过刮痧的方式来刺激血海穴,能够达到良好的健脾祛湿、活血的功效。专家建议,每天刮痧 15 - 20 分钟,每 2 - 3 天刮一次即可。

刮痧方式:

方式一:在穴位上进行转圈重刮,如同用钥匙开锁的动作。

方式二:以血海穴为起点,沿着脾经,由上至下进行单向重刮。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 23:48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