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比较低,需要我们重视日常的护理,特别是对于小儿肺炎的疾病,我们要更加重视防治,在孩子有不正常的情况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 小儿肺炎病因 1、病毒感染影响:肺炎疾病的出现大多数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细菌主要有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菌等,这些病毒一旦开始传播开来,对于身体免疫系统尚文完善的宝宝来说就极其容易受到侵袭,因此容易诱发小儿肺炎的问题。 2、小儿呼吸道生理影响:小儿的呼吸道比较狭窄,而且其呼吸道分泌的粘液也不多,用于阻隔细菌入侵身体的纤毛运动也比较弱,再加上本身小儿的肺组织功能尚未强大,代偿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在流感肆虐或者病毒高发期间,宝宝就容易受到一系列的病毒侵袭,从而诱发肺炎的问题。 3、小儿自身健康状况影响:也许很多人认为肺炎只是一种流行性疾病感染类型,只会由病毒传播感染引起,但实际上肺炎的发病与儿童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大有关系,对于平时就有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低下、脑发育不全等问题的儿童,更加容易受到肺炎病毒的侵袭。 小儿肺炎分类 1、病理分类: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小叶肺炎)、间质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 2、病原体分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立克次氏体性肺炎、原虫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 3、病程分类:急性肺炎(1个月内)、迁延性肺炎(1-3个月)和慢性肺炎(3个月以上)。 4、病情分类: 轻症:病情轻,除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仅有轻微受累,全身无中毒症状不明显。 重症:病情重,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小儿肺炎的治疗 (一)小儿肺炎的西医药治疗 1、抗生素的选择: (1)抗生素治疗:用于细菌性肺炎。首选青霉素,若效果不佳或过敏者,可用林可霉素、头孢噻肟。轻者可口服抗生素如羟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弗莱莫星(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或无环鸟苷。 2、对症处理 (1)吸氧有发绀者予吸氧。 (2)镇咳非那根口服或肌注。 (3)化痰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二)小儿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1、里热外寒 证见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咳喘较重,苔白,脉浮数,此乃肺气被遏、不得宣降。 治宜清热散寒、宣肺定喘。 麻杏甘石汤加味: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9克、甘草3克、生桑皮9克、炙枇杷叶9克、前胡3克,水煎服。 如喘急加地龙6克、葶苈子6克。 2、温邪犯肺 证见高热神昏,鼻干无涕,频咳少痰,苔薄黄,脉洪数。 治宜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银翘散加味:银花12克、蒲公英18克、大青叶12克、苇根9克、竹叶9克、牛蒡子9克、杏仁6克、鱼腥草9克、甘草3克、羚羊粉0.5克(冲服),水煎服。 咳重加桔梗6克、炙枇杷叶9克;口渴重者加花粉9克、元参9克。 3、燥邪伤肺 证见唇、舌、鼻均干,干咳少痰,痰粘难以咯出,咽喉干痛,口渴,舌红,脉数。 治宜养阴清燥、润肺止咳。 桑杏汤加减:沙参6克、杏仁6克、川贝6克、桔梗6克、全石斛9克、甘草3克、胖大海9克、花粉6克,梨皮为引,水煎服。 燥甚者加青果9克、麦冬9克。 4、湿热郁肺 证见胸满痰阻,鼻翼扇动,喉中痰声重浊,苔厚腻,脉滑数。 治宜清肺开郁、涤痰祛浊。 千金苇茎汤合贝母瓜蒌散加减:苇根9克、冬瓜子9克、生苡仁9克、生桑皮9克、瓜蒌6克、杏仁6克、浙贝9克、莱菔子9克、天竺黄3克,水煎服。 痰吐不爽者加半夏3克、竹茹6克。 小儿肺炎误区 1、没发热不等于没得小儿肺炎:虽然发热是小儿肺炎的一个主要症状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没发热症状的宝宝就没得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2、肺炎用药没起色,马上换药:宝宝得了小儿肺炎,当父母的肯定非常着急,吃药后没好转。爸妈们心里就会怀疑,是不是这种药没有效,应该换一种药。但其实有些治疗药物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 3、肺炎用药有好转,马上停药:肺炎用药后不再发烧了,父母们就觉得宝宝已经好转,想要停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需用多长时间抗生素,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如果父母擅自不规则用药,用用停停会造成耐药,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 4、未经医生允许,擅自用药:有些父母知道到药店买了一两种小儿肺炎用药,直接给宝宝吃,这容易导致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病情加重。正确的做法是听从医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 5、把宝宝包裹成“粽子”,以免着凉: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而且,妈妈还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