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 【治法】淡渗利水,清利湿热,健脾燥湿。 【方名】止泻汤。 【组成】 匾蓄7。5克,瞿麦7。5克,车前子7。5克,木通5克,滑石7。5克,通草7。5克,党参7。5克,赤苓7。5克,白术7。5克,生甘草5克,莲肉7。5克,扁豆7。5克,薏苡仁7。5克,木香2克,黄连5克,罂粟壳3克,白头翁7。5克。 【用法】水煎服,6个月以下患儿分6日服,1岁以内分4日服,1岁以上分2日服,日服3次。 【出处】宋从有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虚热,胃失和降。 【治法】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方名】止泄灵。 【组成】车前子(微炒)32克,泽泻(炒炭存性)64克,木瓜24克,胡黄连24克,焦白术24克,炒扁豆24克,生山药24克,党参16克,广木香16克,葛根16克,桔梗9克。 【用法】共研细末过筛,瓶装备用,开水调服,日服3次,3-6个月者每次1。2-1。5克,6个月-1岁服1。5-2克,1岁1个月-1岁8个月服2-3克,1岁8个月-2岁服3-4。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