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健康,带您从泛滥的信息中,去发现真正适于自己的《健康之路》。今天咱们聊聊日益危害健康的药物污染。 说到污染,您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汽车尾气或是工厂排污,药物污染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来通过科研报告增加点直观印象。2018年11月7日出版的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系列的《通讯》上,发表了澳大利亚学者的论文。研究人员在墨尔本附近的6条河流中的水生无脊柱动物和河岸蜘蛛体内检测到了60多种药物化合物。研究认为,药物是蜘蛛食用无脊椎动物时转移到其身上的,由此推论,食物链上游的鸭嘴兽和褐鳟因饮食影响,其体内的药物剂量会是人类剂量的50%。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年纪稍长点的人,对物质匮乏生活都有记忆,那时候,女同胞的化妆品也就主要是点雪花膏,而且还是自带小瓶去买回的散装货。而今天,多数人家里可能都面临着梳妆台摆不下东西的问题。吃药也是一样,药的品种少,能买到药的地方少,能花得起钱买药的也少。那时候,也没有几家饲养场,更没有炸鸡店。物质生产或消费大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类每天消耗的化学品最终去哪儿了呢?答案是,最终会进入附近水流,因为,废水处理设施无法有效清除。 澳大利亚学者此次对98种不同药物进行检测,发现有60多种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达到了可检测浓度,这些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止痛药、抗生素、抗组胺药等,而河岸蜘蛛体内的化学物质浓度要高得多,其原因是化学物质在食物链上游有生物放大作用,由此推算,鸭嘴兽可能摄入的抗抑郁药已经达到人类每日推荐用量的50%。问您个问题,您喜欢吃河鲜吗?可听说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污泥”,是的,食物链循环,咱人类用过的,还会再转回餐桌。 咱们再来看看身边的情况吧。我国学者曾对主要河流做过10年调查,并得出了58个流域的抗生素环境浓度地图。这项研究发现,以人口密度对比线划分,东部人口较密集地区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6倍以上;阿莫西林等7种抗生素在流域水环境中的浓度高于每升1000纳克,个别地方达到3384纳克,属于非常高的水平。水域中的抗生素的来源是生活污水、医疗废水、动物和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等。2013年全国使用抗生素16.2万吨,其中52%是兽用,在36种常见抗生素中,兽用比例高达84.3%。插一句,您觉得啥叫有机蔬菜?真的有机蔬菜不施化肥,但是,施过抗生素没?肥料和水是哪来的呢? 药物污染带来的典型隐忧及客观现实是超级细菌,当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水、肉类、蔬菜后,抗生素进入人体,加剧细菌的耐药性,最终,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变得越来越无力,直到无效。这时,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超级细菌就这样开始发威。2018年11月5日,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发文指出, 2015年欧盟国家共有3.3万人因超级细菌死亡,预计到2050年将致全球1000万人死亡。 在众多的广谱抗生素中,喹诺酮类的半衰期最长,而这类药物的人体耐受性已较为普遍,但用量惊人,2013年全国消费了5440吨,其中人用了1013吨。虽然,有关部门已经意味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停止4类喹诺酮类药物在畜牧饲养业中的使用,但实际情况仍让人心忧。饲养业曾广泛使用粘菌素,以促进家畜生长,而粘菌素是医疗中对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悲催的是粘菌素也开始不灵了。2015年我国科学家就在猪携带的细菌中发现了对粘菌素产生耐药性的基因mcr-1,在某大城市收集的8000例粪便样本中,有497例样本中发现了mcr-1,而来自该城市医院中的粪便样本更是有25%携带mcr-1。有研究表明,携带mcr-1的质粒在饲养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质粒是DNA的环形片段,能在不同种类的细菌中跳跃,而质粒可携带对多种药物的耐药基因,这样,对若干种药物产生耐药的情形就会发生,超级细菌由此向流行的临界点迈进。利益让人疯狂,疯狂开启互害模式,该警醒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