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同样需要饮食控制。“用了胰岛素就不用控制饮食”和“几次血糖正常就可不吃药”的认识是同样错误的。对1型糖尿病和营养不良的患者,酌情增加饮食,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对肥胖的患者,酌情减少饮食,可控制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饮食治疗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1。帮助减少胰岛素用量 一般而言,饮食摄入热量高、活动量小则胰岛素需要量大,饮食摄入热量低、活动量大则胰岛素需要量校如果饮食合理,必然使胰岛素用量也合理,还可增强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助于减少胰岛素注射剂量。 2。有效调整胰岛素用量 规律进食,可以使胰岛素的作用有效发挥,还可以更好、更快地将胰岛素用量、用法调整到最佳水平。 3。预防低血糖 为什么使用胰岛素治疗后,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呢?因为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吸收和作用缓慢。在进餐前注射胰岛素,胰岛素要把餐后血糖降下来。到了餐后2小时,血糖降下来的时候,皮下注射的胰岛素还在慢慢吸收,它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餐后2小时的血糖在胰岛素后劲的作用下,又继续下降了。如果食物摄取不足,可造成低血糖。低血糖可引起很多意外,如脑血管意外、心脏的意外事件。避免餐后的低血糖,就要在餐后2小时少量加餐,使较低的血糖回升。 有些糖尿病病人需要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可根据血糖变化规律,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还避免了每日多次皮下注射之苦,使病友的工作、生活变得更轻松自由。但是,胰岛素泵无法像自身胰岛素那样灵敏而精密地调节血糖。况且,正常人也需要合理饮食,才能活得更健康。更何况是糖尿病病人呢?合理的饮食,才可使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