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脂肪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982年美国生命科学联合会,包括营养与癌症委员会曾建议降低脂肪的摄入以减少乳腺癌的发病。目前一些亚非国家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这可能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西化有关。Enig等发现食物中脂肪含量与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动物实验表明,应用高脂肪饮食喂饲小鼠,可使乳腺癌发病率增加。高脂肪饮食可使“二甲基芘蒽”(一种肿瘤致癌物)诱发小鼠乳腺癌的时间缩短,说明脂肪在乳腺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促癌阶段起作用。Kelsey等报道,绝经后体重超过 70kg的妇女患乳腺癌危险性是低于 60kg者的2倍,而绝经前妇女的体重增加似乎与乳腺癌的危险性关系不大。
目前研究认为,膳食脂肪影响乳腺癌危险性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膳食脂肪直接影响卵巢雌激素的产生,使催乳素分泌增加,进而通过丘脑—垂体轴使雌激素分泌增加;
2.膳食脂肪可改变肠道菌群,将来自胆汁的类固醇在结肠中转为雌激素,膳食脂肪也能增加雄烯二酮转化为雌激素的作用;
3.膳食脂肪与细胞膜的构成、物理特性有关。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将有利于化学致癌物的进入,并且膳食脂肪还影响化学致癌物的代谢;
4.膳食脂肪可影响初潮年龄提前和绝经年龄延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