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1、疼痛:与梗阻的肠内容物不能运行或通过障碍,肠蠕动增强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诉疼痛减轻。 2、体液不足:与禁食、呕吐、第三间隙积液造成血容量不足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不足得到纠正和改善。 3、潜在并发症:肠坏死、腹膜炎。 预期目标: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够早期发现异常并协助医师采取处理措施。 (二)护理措施 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饮食:肠梗阻者应禁食,待梗阻缓解后12小时方可进少量流食,但忌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小时后可试进半流食。 (2)胃肠减压:以减轻腹痛、腹胀。保持减压通畅,做好减压期间相关护理。 (3)解痉、止痛: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阿托品类解痉药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4)液体疗法的护理: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观察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情况等。 (5)防治感染和中毒: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6)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1)腹痛:发作急剧,起始即为持续性腹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腹痛。肠鸣音可不亢进。 2)呕吐:早、剧烈而频繁。 3)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限性隆起或触及压痛性包块(胀大的肠袢)。 4)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6)腹部X线检查:见到孤立、固定的肠袢,且不受体位、时间的影响。 7)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2、术后护理 1)卧位:回病房后根据麻醉给予适当的卧位,麻醉清醒后。血压、脉搏平稳给予半卧位。 2)饮食:禁食、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拔出胃管后当日每1~2小时饮20~30ml水,第2日喝米汤,第3日流食,l厨后改半流食,2周后软饭。忌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食物。 3)活动: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4)防治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5)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3、健康教育 (1)注意饮食卫生:不食不洁净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做剧烈运动。 (2)保持大便通畅:老年及肠功能不全者有便秘现象应及时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促进排便。 (3)有腹痛等不适,及时前来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