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治疗心脏病,时机很重要

2018-9-29 19:45|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968| 评论: 0

心脏病由于它的突发性,患者随时都面临着病发的威胁。为了更好的保证自身健康,熟记心脏病突发时的处理措施,非常有用。今天,向大家介绍介绍大家所关心的如何彻底根除心脏病的方法。

1、治疗心脏病的手术时机之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可分为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两类,以后者居多。原发孔缺损,只要患儿能耐受手术,应争取早日手术。继发孔缺损一般到青年期才出现症状,表现为劳累后气促、心悸、心律失常,因此往往发现较晚,其手术期的选择,根据心功能情况具体而定;对于发现较早、缺损较大的患儿,一般以4—5岁为宜,手术过晚将影响心脏功能恢复。

2、治疗心脏病的手术时机之动脉导管关闭

最适当的手术年龄是6—14岁。早产婴儿的动脉导管未闭,易引起呼吸窘迫症,可先服消炎痛治疗,以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促使导管收缩闭合,若不能奏效,即需手术。婴幼儿患者如果出现气促,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心动过速等心力衰竭症状,应在心衰控制后,酌情尽早行手术治疗。

3、治疗心脏病的手术时机之肺动脉口狭窄

无症状的轻度狭窄病人,-般不需手术治疗;对于劳累后引起心悸、气促、胸闷、胸痛或晕厥的重度狭窄病人,一般应在青春期以前行手术治疗。

4、治疗心脏病的手术时机之法洛氏四联症

对于症状较轻者,5岁后行根治术;在婴儿期,如果紫绀明显,反复出现昏厥,并发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可先行分流术,长大后再行根治术。

5、治疗心脏病的手术时机之室间隔缺损

较小的缺损对心肺功能并无多大影响,可能自行闭合,可观察到10岁再考虑手术治疗,有的终生不需手术。较大的缺损,易反复出现气促、心动过速、紫绀甚至肺淤血等,应在婴儿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15:19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