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引起房颤的病因可有多种,但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的早期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增加了左心房负荷,可以引起房颤的发生。另一些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衰和洋地黄中毒等。 部分患者原因不明,称为孤立性房颤。有研究指出,在高血压的基础上新发房颤,较正常心律者脑卒中增加3倍,心力衰竭增加5倍。一旦发生房颤,左心房就会发生组织学重构,并产生纤维化,继而引起电重构,使心肌细胞不应期缩短,房颤延续。 房颤可分类为 ⑴初发房颤(7天以内自动转复); ⑵慢性阵发性房颤; ⑶慢性持续性房颤(有可能转复);⑷慢性永久性房颤。一般房颤持续2-3年就很难转复了。阵发性房颤急症处理,或尽快控制室率或紧急复律,对于阵发性快速房颤来说,在控制了心室率后就有可能自动转复。 如果>48小时仍未复律,在心房中就可能已有血栓形成,此时应使用华法林抗凝4周后才可复律,复律后再用华法林3周抗凝治疗。也有人主张先使用24-36小时的肝素静点抗凝,然后用食道超声检查证实左心房内无血栓存在时即可复律,复律后再用华法林3周抗凝。 复律的方法有三种: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心导管消融术。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及利弊,应该由专科医生来决定。心功能较差的病人适宜先控制心率或采用电复律。孤立性房颤使用导管消融术效果特别好。 药物复律比较简便,但要有一定的适应症。对于偶有房颤发作的病人可采用顿服心律平450-600mg后,即可复律,但也可迟至4-6小时甚至到12小时以上才复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