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引发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原因?

2014-8-10 11:53|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638| 评论: 0

妊娠期”心脏病”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时病情更加危重,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妊娠期心脏病致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时机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处理措施。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因

”感染”因素

肺部感染因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可导致心衰发生;”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可加重”心肌缺氧”情况;妊高征时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加使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心脏后负荷增加,同时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的增加引起心脏前负荷增加,因而易发生心力衰竭。

医源性因素

由于产后补液量过多而产生的医源性心衰也不容忽视。故积极寻找诱因,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心衰的防治极为重要。

发病机制:妊娠期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安静状态下心输出量即可增加30%~40%。妊娠32~34周时血容量增加达到最高峰,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室负荷增加;同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引起神经内分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肺小动脉及周围小血管收缩痉挛,尤其是伴有贫血、感染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会进一步加重左、右心室阻力负荷,降低心排出量,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甚至发生心肌变性或”心脏骤停”。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 16:41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