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心脑血管 心律失常 查看内容

儿童患者的心律失常的特点

2018-8-15 13:06|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995| 评论: 0

儿童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次为异位心律,第三是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居首位,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二者多为生理现象,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而逐渐消失。

小儿出生时易发生心律失常,一般以一岁以内婴儿多见,常见心律失常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随着小儿年龄增长,身体发育日臻完善,心律失常自行消失。新生儿期窦性心律极不稳定,婴儿期易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

先天性心脏发育障碍可导致房室结区及房室束不相互连接,导致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学龄前儿童多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游走性心律失常、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儿童心律失常的发病与成人不同之处主要是心房纤颤较成人显着减少,其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为先天性因素,如三尖瓣下移、大血管易位、房间隔缺损、单纯心脏传导系统发育畸形。有些儿童患室性期前收缩,但常找不到肯定的病因。

新生儿及婴儿早期期前收缩常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自愈,有些儿童则会反复发作心律失常,需要药物控制。

标签:
下一篇:运动性心律失常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1 00:36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