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病状,自身血糖低于正常人体水平都可以称之为低血糖。典型的低血糖患者常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虚弱、头昏、烦躁、心慌、出汗、饥饿感、皮肤苍白、肌肉颤抖、视物模糊、思维异常、焦虑、甚至行为异常、精神障碍、高血压等,严重者(神经性低血糖)可发生昏迷、癫痫样发作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进食或补糖后可缓解。低血糖病人常常在口袋里会装着几块糖,以备不时只需。 低血糖病人在正常情况下,血糖越低、下降速度越快,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越明显,甚至发生昏迷或瘫痪等,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另外还有一些情况因为不典型,容易混淆被忽略。病情严重后才会被诊断出是低血糖。 糖尿病对低血糖的影响:糖尿病病程较长,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或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警戒反应能力降低或丧失,往往在低血糖发生前没有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慌、出汗等,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或未察觉的低血糖。另外,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和/或联合口服降糖药强化血糖控制,而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者可掩盖和延缓低血糖症状,亦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亲朋好友团聚,有时难免喝酒,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尤其磺脲类药物治疗期间饮酒,可能会发生药物性低血糖,严重者可导致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饮酒所致低血糖可发生在空腹或餐后,与饮酒方式、饮酒量和饮酒者个体情况有关。 当发生低血糖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当然进入脑组织的葡萄糖也就减少了,这种情况下脑组织非常容易受伤害,而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的话,脑细胞将受到严重的伤害,可导致痴呆,甚至死亡,即使在治疗后脑组织也不能恢复到正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