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在”心力衰竭”病患中,91%是”高血压”病患,如果好好控制血压(血压食品),则可使心力衰竭延缓几年至几十年。随着世界人口的逐渐老化,心力衰竭的病例也有增加的趋势,而大多数”心脏病”学家认为,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压越高,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也越大。 过去已有统计显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脏衰竭的机率是10到15倍。抗高血压药物延缓心力衰竭美国医学界最近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显示,在新发生的心力衰竭病患中,有91%的病人在出现心力衰竭前已患有高血压病。而患上高血压病后,病人患上心肌梗塞、”糖尿”病(”糖尿病”食品)、”高脂血症”、左心室肥厚和瓣膜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机率也会随着提高,这也大大增加了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 研究发现,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可使心力衰竭的发生延缓几年至几十年。美国医生在一组研究中,采用抗高血压药物积极控制高血压的病人组,结果发现,发生心力衰竭的人数明显低于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另一组,不足后者的二分之一。研究也说明,心力衰竭完全有可能被延缓发生,甚至被控制。 高血压分等级血压是指血液对动脉血管内壁的压力(压力食品),在过去,医学界根据血压高低,将高血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最重度4种等级。后来,为了让病人对病情有更清楚的认知,医学界又将高血压从轻、中、重、最重改为第1、2、3、4级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