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强度 建议患者进行低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临床上一般采用最大运动耐量的50%~70%作为日常锻炼的运动强度。在没有运动心肺功能设备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最大心率作为指标,年龄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时的靶心率=170--年龄。在运动试验中,患者主观的用力程度也是重要的指标。常用Borg自觉劳累分级(RPE)进行量化,以指导运动强度。一般心衰患者日常运动中评分12~13即可。 2、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 一般达到运动强度的运动时间是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每次运动之前有5~10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之后要继续进行调整活动,指导呼吸平稳。 3、选择的运动方式 一定要个别对待并遵循兴趣的原则。只有患者感兴趣,才可能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并坚持实施预定的康复计划。步行、跑步机步行、骑功率自行车等运动。 4、运动中的监护及风险 如果患者病情稳定,药物治疗规范,在经过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后制定了适合的运动处方,那么运动中的风险相对较少,建议患者定期随访,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运动量的调节。 慢性心衰患者的 康复训练相当重要,在此提醒心衰患者一定要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以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