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心肌炎”,首先不可如临大敌,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此疾病是有”感染”而引起,分多种型,只有对症下药,治疗及时,从提高免疫力入手,注意休息和锻炼,疾病才会消失,才不会引起其它病变。下面将介绍一下心肌炎有什么症状以及怎样治疗。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 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心肌炎多数是由感染引起的,但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疾病所致。不管何种病因,心肌的变性病灶总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病灶通常最终由疤痕组织代替,所以在局灶性变性之后,总有局部的纤维化。 由于心肌的炎症反应,对心肌内小血管的损伤,和由于免疫机制的产生,可出现冠状动脉小分支病变,心脏神经病变和心脏收缩过度状态。如当心室的小动脉被阻塞时,则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收缩能力丧失,心输出量下降,出现心脏扩大和衰竭。当传导系统的小动脉阻塞时,影响到心脏复极,便可发生传导障碍,心律不齐,从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