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距离残疾有多远?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诊科的疾病症状,是导致长期残疾的首要疾病。我国现有的500万—600万中风病人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 缺乏康复指导——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 小张的父亲去年不幸患了脑血栓,在神经内科一住就是3个月,命虽然保住了,但瘫痪在床。小张陪着父亲跑了京城好几所大医院的康复科,可急诊科专家都对他说:你父亲来得晚了。 类似小张父亲情况的中风患者并非少数。急诊科专家指出,在他们收治的中风患者中,大多是患病3个月后才来就诊的,已错过了最佳康复期,均不同程度地留有后遗症。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风1年后的患者中,得到过早期康复训练者仅占60%,从未采取过任何康复措施的却高达42.4%。 早期康复介入——预防残疾的关键 急诊科专家指出,当中风发生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到有条件(如可做CT检查)的医院急诊科就诊,护送时让病人平卧,尽量少搬动和颠簸病人,争取尽早判明病因,对症合理治疗,以减轻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脑血栓患者如果溶栓成功,可不留后遗症。但专家强调,前提是必须在发病6小时之内溶栓。 有些人认为,中风病人住进医院,吃上药、输上液就万事大吉了。正是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许多病人的残疾,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 中风病人常可有肢体瘫痪,语言、认知等一系列障碍,如果不进行或不及时康复,极易留下终身残疾。因此,对中风患者的药物治疗只能算完成了疾病治疗任务的一半,更艰巨的任务是通过早期和持续的康复训练,使他们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的功能。 现代康复理论认为,急性期中风病人的临床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应同步进行,不能将两者截然分开。丹麦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1197例在急性期就开展康复训练的中风患者,95%的病人患病6个月后功能得以恢复,80%的病人在发病6周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有资料显示,中风患者如在1个月内开始康复训练,其功能达到生活自理者平均只需86天,而一个月后才开始康复训练,则需要100天以上,有时效果还不满意。 康复训练——切忌盲目 中风患者,切忌犯两个错误,留下终身遗憾。 其一,一味长期卧床静养,导致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 其二,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必须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引起“误用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