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则是冠心病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凶险的疾病,过去多见于老年人,但现在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最年轻的只有30岁左右。 中风和心梗都属于心脑血管病,由于供应心脑血液的动脉出现硬化斑块和血栓,管腔缩小,供给心脑的血流相对不足所致。 中风和心梗发病时都十分急骤,由于许多患者发作前不能识别先兆,导致病发时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所以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了解、留意这两种病变的先兆症状,是非常有利于患者及时得到救治的。 心梗先兆 胸闷、胸痛:临床研究发现,在心梗患者中,约有20%~60%的人在发病前的几个月至数周内可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或短暂失去意识等症状。 下牙痛:有些人下牙痛用止痛药无效,而做全身检查后发现他们患有冠心病,服用冠心病治疗药后下牙痛消失。 下牙痛或下颌疼痛有时是冠心病发作的奇特信号。5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男性,出现服用止痛药不能缓解的下牙痛,口腔检查又无病者,应考虑是否患有冠心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角膜老年环:一些老年人的眼球角膜(俗称黑眼球)靠近巩膜(白眼球)的边缘部分有一圈灰白色或白色的浑浊环,宽约1~2毫米,医学上称之为角膜老年环,简称老年环。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老年环是老年人动脉硬化的信号,可作为临床诊断动脉硬化的体征之一。 耳垂皱褶: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罹患冠心病的人,耳垂上几乎都有一条皱褶。冠状动脉病变会累及全身小动脉,引起微循环障碍,耳垂作为末端部位,是一种既无软骨又无韧带的纤维蜂窝状组织,易受缺血缺氧的影响,产生局部收缩,导致皱褶出现。据报道大部分心肌缺血者均有此现象,较心电图的诊断更精确。 中风先兆 舌痛:老年人无明显原因的舌痛,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应,也表明可能与血黏度升高有关。因此老年人若出现舌痛、麻木、活动不便,不仅应注意局部,更应进行全身检查,预防中风。 鼻出血: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后1—6个月,约为50%的病人发生脑溢血。 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应及早去诊治。 单眼突然发黑:一只眼睛突然发黑,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哈欠不断: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在没有以上原因的情况下,哈欠连天,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血管内径越来越小,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