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的患者多有突发性的心前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仍不能缓解,胸口好像被压着喘不过气,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恐惧和濒死感,这些都是典型的心梗症状。但心肌梗死并非个个以胸痛发作为主要表现,临床实践中不典型的心梗也很多见,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 首先,有些人会像刘奶奶一样,表现为晕厥;其次,有的表现为突然出现从未有过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或者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再次,有些病人因为恶心、呕吐去就医,结果检查发现了心梗;还有患者发病时,出现上腹部疼痛,以及持续下颌痛、牙痛和嗓子痛等。 心梗患者没出现胸口痛等典型症状,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病变部位不同,有的在右冠状动脉,有的是后壁心肌梗死,还有的是心内膜下心肌损害,并且不同患者反射疼痛的神经网络分布情况不同,故有些部位发生心梗疼痛感不明显,甚至不出现疼痛。 第二,无痛性心梗多见于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人,这类患者的血管病变范围广,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较一般患者严重很多。与此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的损伤,导致痛觉迟钝甚至没有痛觉。 第三,某些外在因素,如酒后、过度紧张、疲劳、情绪的改变等,都会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掩盖病情。 还需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心梗患者发病前,心电图等很可能是检测不到明显异常如心肌缺血的。 这也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在出现上述不典型症状时往往不认为自己是心梗。有确凿证据显示,有50%的冠心病患者,第一次发病就出现心肌梗死和猝死。所以上述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胸闷、腹痛等不典型症状,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做出最准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