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心脑血管 心肌梗塞 查看内容

心肌梗塞预后情况的评价

2016-3-25 09:12|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511| 评论: 0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间,如有自发性或轻微活动后诱发的心肌缺血发作、需要确定治疗的心肌梗死后机械并发症(如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假性动脉瘤或左室室壁瘤)、血流动力学持续不稳定、或有左室收缩功能降低(EF<40%)者,应考虑行有创评价(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溶栓治疗后延迟PTCA,目前仍无大规模研究评价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1、急性心肌梗死未溶栓者恢复期行PTCA;

2、有自发或诱发性缺血症状者,应考虑延迟PTCA;既往有心肌梗死者,可考虑行择期心导管检查,若病变适宜,行PTCA;

3、对未溶栓或溶栓未成功,梗死相关动脉仍闭塞,虽无症状但提示有存活心肌者,也可考虑PTCA。

心功能评价: 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是未来心血管事件较准确的预测因子之一。用来评估左心室功能状况的多种指标或检测技术,如患者的症状(劳累性呼吸困难等)、体征(心脏杂音、颈静脉压升高、心脏扩大、S3奔马律)、运动持续时间(活动平板运动时间)以及用左室造影、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影及二维UCG检查测定的左室EP等,均有显著的预后预测价值。

左室造影显示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130ml,比左室EF<40%或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在预测死亡率方面有更好的评估价值。

室性心律失常检测与评价:

1、在心肌梗死后1年内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其危险性较大,是猝死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

2、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动态心电图检测若发现频发室性早搏或更严重的室性异位心律(如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都与死亡率增加相关。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 22:07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