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是什么?专家指出慢性心衰的治疗目的有三个方面,首要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其次在改善长期预后的治疗之前,应当先采用缓解症状和体征等降低病残率的治疗,第三个目的是预防。本期专家观点为您详细讲述慢性心力衰竭的目的。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降低死亡率; 以往心力衰竭的死亡率相当于恶性肿瘤,一般患者4年死亡率为50%,而严重患者1年死亡率就达到50%。规范使用ACE抑制剂可以使死亡率平均下降24%,β受体阻滞剂使死亡率下降34%,螺内酯降低重度心力衰竭死亡率下降30%,起搏器心脏同步化治疗(CRT)降低死亡率36%,另外体内自动除颤器(ICD)也显著减少猝死,ARB的疗效与ACE抑制剂相似。这些治疗联合应用显著改善了长期预后。 在改善长期预后的治疗之前,应当先采用缓解症状和体征等降低病残率的治疗 在改善长期预后的治疗之前,应当先采用缓解症状和体征等降低病残率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仍然是主要手段。由此改善生活质量、消除水肿和体液潴留、增加运动耐力、减少乏力和呼吸困难、降低住院率,终末期采用必要的姑息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第三个目的是预防 主要是通过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以及药物治疗避免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减少甚至逆转心肌重构、避免症状和体液潴留复发,减少再住院。特别是诊断HF-PEF的患者,目前没有任何治疗被证实可以降低其死亡率。但是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例如,A期、B期的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发展为C期和D期。HOPE等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降压治疗可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针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心房纤颤等情况采用ARB等药物治疗可以阻止病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