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自律除极的频率增加,超过正常窦性心律的上限,即成人超过100次/分,儿童则高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即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2)窦性心动过缓: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3)窦房结暂停:窦房结在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能产生冲动,以致未能激动心房或整个心脏时,称为窦房结暂停。 (4)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 (5)窦房传导阻滞: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能通过窦房结与心房肌组织的连接区,便称为窦房传导阻滞。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窦性心律失常包括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类型: 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心率少于60次/分,主要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所致。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多为生理性,如老年人、运动员或睡眠中,也可见于病理原因(如心脏病、颅内高压、阻塞性黄疸、黏液性水肿和伤寒等)和药物影响(如洋地黄、吗啡、普蔡洛尔等)。窦性心动过缓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症状明显时可加用阿托品0.03-0.06毫克/次或异丙基肾上腺素10毫克/次。 2、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心率超过100次/分,其范围100-150次/分,主要由于效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反致。 窦性心动过速多为生理性原因所致,职情绪激动、体力活动、进食、饮酒和茶或咖啡、沐浴等;也可见于病理原因,如发热、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炎、早亢、贫血、休克及缺氧等;药物,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也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症状明显者可加用普萘洛尔(心得安)10毫克/次或选用地西泮(安定)2.5-5毫克/次等镇静药物。 3、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发出节律不规则的冲动,使心律快慢不等、交替出现。 引起窦性心律不齐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法均与窦性心动过缓相同。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是窦房结的器质性损害,引起其相应功能障碍而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见原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其次还可见于白喉、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全身栓塞、外伤手术损害以及累及窦房结的硬化-退行性病变等。 1)临床表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进展缓慢,可达几年至十几年: ①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如脑部表现(乏力、肌瘤、记忆障碍和失明、头晕、昏厥),心脏表现(心率缓慢、快-慢心率交替、心绞痛、进行性心衰、心脏骤停)以及间歇性少尿和胃肠不适等; ②心律失常类型:严重的窦性心运过缓(少于50-40次/分),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持久而缓慢的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束之传导阻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