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经历了三代变化。女人们在这些合成激素中变得越来越自由,口服避孕药从一种强力的药物逐渐趋向于“人性化”,其进步性至少体现在两方面:危害减低;良性副作用增加。 激素含量大幅度降低,以保证服用者的健康。更妥善的设计配方还使得避孕药降低了很多种病症的可能性。 今天的避孕药已大大不同于早期的避孕药,雌激素含量降低了80%,孕激素降低了90%,因此今天的避孕药已经不再会导致明显的体重增加、形成血栓、引起心脏病等许多副作用。当然,少数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女性也可能有恶心、月经周期紊乱或情绪变化无常等症状。现代口服避孕药的雌激素含量只有30微克或20微克,使雌激素相关的副作用(恶心、头疼、乳房触痛等)的发生降低到最低。这些副作用,如果发生的话,连续服用口服避孕药3个月后可自行消失。另外,除了复方型避孕药,现在也有只含有孕激素的避孕药。因为雌激素会对哺乳期女性有影响。而只含孕激素的避孕药就能使哺乳期的女性也能享受安全的避孕了。 常规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哪些病症的发病率? 1、由于避孕药中的性激素能使子宫内膜增长得比较薄并且提早萎缩,所以当子宫内膜脱落时出血较少。服避孕药后,既可达到避孕的目的,同时又调整了月经周期,减少了月经出血量,可谓一举两得。对有些痛经的患者,避孕药抑制排卵后,痛经可减轻或消失。 2、服用常规避孕药能使女性患卵巢癌的危险性降低40%,长期服用时降低幅度高达80%。卵巢癌的发生与排卵有关,卵巢排卵后局部形成囊肿,排卵次数越多,形成的囊肿也越多,而这种囊肿有可能发生恶性病变。服用避孕药能抑制排卵,减少了囊肿的形成,所以也就减少了卵巢癌的发生。研究表明,美国每年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以免除1700名女性患卵巢癌而死亡。我国对服用长效避孕药的2600名女性进行了5~13年的随访,结果无一例患卵巢癌。上述情况足以说明口服避孕药有预防卵巢癌的作用。 3、口服避孕药还可以减少盆腔炎的发病机会。引起盆腔炎的细菌大部分是通过子宫颈管进入子宫腔、输卵管、卵巢和盆腔的。使用避孕药的女性,由于孕激素的作用,使子宫颈黏液分泌明显减少,并变得稠厚而形成黏液塞、堵住宫颈管口,这样既能阻止精子通过起到避孕作用,又可防止细菌从*进入子宫腔,起到预防盆腔炎的作用。服用避孕药后,可使月经期缩短、月经血量减少,不利于生殖道内的细菌生长繁殖,这样就减少了月经期感染的机会。有人统计,服避孕药的女性,盆腔炎的发生率仅为不服药者的50%~70%。停止使用避孕药后,预防盆腔炎的作用也随着消失。 4、女性在服用避孕药一年以后,得宫颈癌的几率降低一半。但是宫颈癌和*伙伴有直接关系,应阐述避孕药和宫颈癌变关系的时候也必须加以考虑。 5、口服避孕药还能减少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这两种肿瘤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的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避孕药中含有孕激素,服用后可以抑制雌激素分泌,因而有预防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连续服用避孕药达5年的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可减少17%。服药时间越久,患子宫肌瘤的可能性越小。另一项研究表明,连续服用避孕药一年以上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机会可减少一半;即使停药后,其预防作用仍可维持5年之久。服药时间越长,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也越小。 6、避孕药能维持平衡的雌激素水平,可以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雌激素还能增强女性的骨质,许多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以延缓甚至防止女性在50岁以后开始的骨质损失。 7、还可以抑制结肠、直肠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