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长期把饮料当水喝、不注意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会增加患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李筱荣介绍,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确实会为年轻人的眼睛健康带来威胁,且越年轻发病越凶险。 快节奏、高效率的都市生活,每天八小时以上的伏案工作,色香味俱全的高油高脂酒宴…… 绚丽世界里的各种感官体验,正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我们唯恐看不够,却少有时间去关心一下自己的眼睛是否安好。在E时代,眼睛是最受累的器官,加上我们用眼不当,眼病正在不断地年轻化。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心灵的窗户、让爱眼落实在实处呢? 饮料当水喝 “糖网”找上年轻人 很多年轻人对自己不良的饮食、作息方式不以为然。生活不规律,工作、娱乐到深夜;饮食不节制,高糖高油饮食想吃就吃。诸如此类导致提早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情况在年轻人群中比比皆是。李筱荣介绍,有些年轻人常常把可乐等高糖饮料当水喝,每餐都离不开膏粱厚味。他们不知道高糖和高脂饮食对胰岛有毒害作用,而且过多热量的摄入会引起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降血糖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升高。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同时也易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 患者越年轻 发病后果越凶险 随着糖尿病人群的日益年轻化,“糖网”的发病也开始向中青年人群转移。近期数据表明,邯郸眼病研究中“糖网”患病率高达43.1%,据此估计,中国30岁及以上人群中“糖网”患者有920万,其中130万患有威胁视力的“糖网”。李筱荣提醒,青春期以前或18岁以前,孩子得了糖尿病,通常不大会出现“糖网”的眼底改变,20岁以后才开始逐渐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的发生、发展会非常快。这与年轻人耗氧量大、精神比较旺盛有关。“糖网”患者出现视网膜缺血、缺氧后,会代偿性形成新的血管,即一种不健康的新生血管,随时可能破裂出血。年轻人增殖能力强,易造成出血、网脱等一系列严重眼疾,甚至会提早出现失明的情况。 眼睛越是好 眼底病变越严重 李筱荣介绍,与高度近视人群相比,眼睛越好的人群,因为眼部需氧量越高、代谢能力越强,所以患“糖网”后发病就越凶险。往往高度近视的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都不重。这是由于,高度近视型眼底的病变不是因糖尿病因素造成的,而是因高度近视造成的。高度近视随着年龄的增加,易造成视网膜、脉络膜慢慢萎缩,耗氧量低了,所以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几率相对较低。 【预防“糖网”误区解读】 乱吃降糖药 很多糖尿病人群既想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又想大饱口舌之欲。于是就想出了喝酒应酬后再猛吃降糖药的法子。李筱荣提醒,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糖尿病患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精细规范饮食。大鱼大肉之后靠大把吃降糖药的不规律饮食方式,会加速“糖网”的发展,不利于眼睛的健康。如果降糖药服用过多,导致低血糖,出现供血不足、灌注不足,反而会造成眼前发黑、视力下降,也会加快出现“糖网”等健康问题。 “糖网”人群忌运动是误传 “糖网”人群的运动量要根据病情来综合判断。例如,糖尿病1-2期,或3期后眼部打完激光的人群,病情相对稳定,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和正常人一样运动。到了糖尿病第4期时,有很多新生血管,就不能剧烈运动了,以免玻璃体被牵拉造成出血。 不必过度担心缺乏维生素B1 有人认为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神经系统疾患,而维生素B1大多存在于谷物类食物中,糖尿病人群要限制主食的摄入量,所以会缺乏,因而加速“糖网”的发生、发展。李筱荣提醒,获得维生素B1的途径很多,动物内脏、蛋类及绿叶菜中含量也较高,芹菜叶、莴笋叶中含量也较丰富,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均衡膳食,就不必过度担心。此外,为了防止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病变,医生一般会定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口服维生素B1、B12等可以改变、缓解神经系统症状的维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