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以血管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此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一般情况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会相继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分为肾小球高滤过期、静息期、微量蛋白尿期、临床期和肾功能衰竭期。此病患者在第一期时,多表现为肾脏轻度肿大及肾小球率过滤增高等情况;到了第二期,患者在运动后可能会出现尿蛋白的排量增高等症状,肾小球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在第三期时,患者就会持续出现尿蛋白的排量增高等症状。由于前三期属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患者若是及时进行治疗,往往能使病情逆转。不过,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出现大量的蛋白尿(尿蛋白试纸呈阳性),就等于进入了糖尿病肾病期,这时,患者的病情将不可逆转。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一旦发展到第五期,其临床症状就会进一步加重,还可能伴有贫血、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尿毒症性脑功能障碍。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预防肾病呢? 1.合理地安排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进食香蕉、西瓜、马铃薯等含钾较高的食物,还要限制豆制品的摄入,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患者在平日里可选择低盐、低糖、低脂肪及高纤维的饮食,并适当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一旦被查出患有微量蛋白尿,则应尽量减少食用或禁食豆类及坚果等植物蛋白含量多的食物,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这时患者可适当摄入一些牛奶、鸡蛋和瘦肉等动物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 2.有效地控制血压 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只有保持血压稳定,才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平日里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并忌烟酒,以保证血压的稳定。此外,患者还可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有效地减少细胞基质的分泌,并能促进其降解,从而可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