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糖尿病 胰岛素 查看内容

出现胰岛素过敏反应应该如何处理?

2018-8-11 17:06| 发布者: 安康养生视频| 查看: 225| 评论: 0

病例:

王女士,55岁,患糖尿病已8年。近两年口服磺脲类及双胍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差。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开始在脐周皮下注射人预混胰岛素治疗。注射1周后,注射部位出现轻度红肿、米粒样结节、痒感。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这是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吗?应该如何处理?王女士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很担心,带着这些疑问来我科就诊。

解读:

接诊医师仔细询问了王女士的病史,经检查,断定这是注射胰岛素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对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来说,一生当中都有可能接触到胰岛素,但出现胰岛素过敏者并不多见。

为什么会导致过敏?

胰岛素过敏反应产生的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胰岛素制剂中的污染物、延迟剂或胰岛素本身引起的免疫应答有关。人胰岛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比动物胰岛素少见。国外有文献认为,人胰岛素类似物的免疫源性较人胰岛素更低,更适合人胰岛素过敏的患者使用。某些情况下,过敏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而与注射胰岛素无关,如皮肤消毒剂的刺激、注射技术不佳等。

过敏反应的种类及处理

1.局部反应

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瘙痒、水疱、硬结,常在注射后2~12小时发生,持续2小时后会逐渐消退。事实上,胰岛素过敏很少见,绝大多数属于局部过敏反应,全身过敏反应罕见。

治疗方法:①注入胰岛素要深一些,应达到皮下组织。②经常变换注射部位。③注射部位热(湿)敷。④应用抗过敏药。⑤根据免疫源性变换胰岛素类型:动物胰岛素的免疫源性大于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大于人胰岛素类似物。

2.全身反应

表现为面部和口腔黏膜水肿、呼吸困难、哮喘,重者可发生休克,多发生于停用胰岛素数月后又恢复使用的患者。

治疗方法:①紧急脱敏,将正规胰岛素溶于生理盐水中,稀释到0.1毫升含胰岛素0.001单位时做脱敏试验用。稀释方法:抽正规胰岛素4单位,加入生理盐水400毫升中,此时每毫升含胰岛素0.01单位,开始皮下注射,每次0.1毫升,含胰岛素0.001单位。若无不良反应,以后每隔15~30分钟加倍注射一次,直到需要量。如有休克,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25~1.0毫克,并给予皮质醇100~300毫克溶于500毫升盐水中静脉滴注。②非紧急脱敏:用上述脱敏液从0.001单位开始,如无反应,每4小时皮下注射一次,第1日4次,每次加倍(即0.001、0.002、0.004、0.008单位);第2日4次,剂量从0.01单位开始,每次加倍(即0.01、0.02、0.04、0.08单位);以后依此法递增至需要剂量。脱敏后不宜中途停用胰岛素,以免以后再用胰岛素时又发生过敏反应。

王女士用胰岛素后的反应属于局部过敏,应用抗过敏药扑尔敏,停用人预混胰岛素,第2天局部反应完全消失。以后改用诺和锐特充胰岛素控制血糖,没再出现类似反应。

一般来说,对药物、食物、风尘、虫螨、花粉、异味等过敏的或有过敏家族的患者,选用胰岛素时应首选人胰岛素类似物,其次选人胰岛素,最好不选动物胰岛素。如有局部反应发生,应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处理和调整治疗方案。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3 03:15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