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田园养生网 首页 糖尿病 糖尿病综合 查看内容

走出糖尿病的防治误区

2017-4-24 19:53| 发布者: 田园网| 查看: 820| 评论: 0

摘要: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66亿,平均每十秒钟增加一名糖尿病患者,或者每年增加一千万名患者。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近10年翻了近两 ...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66亿,平均每十秒钟增加一名糖尿病患者,或者每年增加一千万名患者。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近10年翻了近两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9.7%,患者总数已超过9000万,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在我国,因为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经严重危害了很多人的健康,加上很多人健康意识的低下,导致许多人得了糖尿病之后,不能很好地预防和治疗,反而陷入了一些防治的误区,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此,我们特采访了著名中医专家陈军主任,陈主任在临床中发现,很多病人虽然是来看具体的病症,但是需要矫正的确是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在面对糖尿病时应该走出的一些误区,一旦走出这些误区,相信这些患者都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健康快乐地生活。


在生活中,糖尿病人因为健康知识的不足往往走入误区,一些人甚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糖尿病还要注意什么,有哪些误区读者没有注意或者忽略了呢,陈军主任为我们总结了一些平时糖尿病人容易忽略的常识,带领广大糖尿病患者走出误区,重塑健康知识体系。


误区一:少吃米、面和水果


健康观点:有很多病人得了糖尿病戒掉了水果,米面也少吃了,还有患者甚至因为患糖尿病,长期只敢食用粗粮,造成营养状况下降。这样是不对的,现在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虽然很大原因是吃出来的。但也不能步入另一个误区——“什么都不敢吃”。饮食治疗应主要是热量的控制,是一种健康的饮食观念,合理的营养搭配,医生和患者要多沟通,建立一个合理的饮食治疗方案。


误区二:血糖波动小可以不治疗


健康观点: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一些患者虽然已经知道自己的血糖高,却不主动接受治疗,不知不觉中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病、坏疽、末梢神经炎、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等。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有效控制后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比如当餐后血糖轻度增高还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血管已经开始受到损伤,容易发生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患。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有2/3以上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误区三:盲目认为某降糖药对别人有效也对自己有效


健康观点:每位患者血糖水平高低不同,胰岛功能状况不同,胰岛素敏感程度不同,饮食情况不同,运动情况不同,工作强度不同等,太多的不同要求为每位糖尿病患者提供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同一种降糖药对同样患有2型糖尿病的两位患者,效果会完全不同。


误区四:认为胰岛素会上瘾,轻易不要打


健康观点:人体内不能没有胰岛素。一旦胰岛病变受损不能产生足量胰岛素,血糖就会升高。换句话说,当您的血糖升高被诊断为糖尿病时,您的胰岛功能损伤已经无法提供正常需要的胰岛素量。所以及时补充内源(通过口服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外源(皮下注射)胰岛素是治疗所需。如果胰岛功能损伤严重,药物无法刺激内源胰岛素分泌,只能通过外源补充而外源胰岛素不能口服(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后必须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吸收到体内,分解后的氨基酸是没有胰岛素作用的)。大家不能接受的不是胰岛素,而是胰岛素的给药方式。所以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胰岛素。


误区五:血糖越高,越应该主动增加运动量


健康观点: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当血糖超过14mmol/L,则不建议运动,此时靠运动来降低血糖对身体是有害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措施,但这种治疗方法是需要适应症的,也就是说不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可以进行运动治疗。当血糖、血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身体同时还存在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以及合并一些急性病症时,则不主张运动治疗。

标签:
肿瘤
糖尿病 健康 养生
科普视频

QQ|田园网安康养生

GMT+8, 2025-5-2 19:56

田园养生网 X3.5

©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