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脲类药物(格列苯脲) 症状:个别患者在服用甲苯磺丁脲、氯磺苯脲、格列苯脲时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症状轻重不一,重症患者较易发现;轻症患者网织红细胞可以正常,不易早期发现,停药后症状即可缓解。极个别患者可产生骨髓抑制,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预防:初次用药10天后查一次血常规,第1年内每3个月检查一次,以后每年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贫血。 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症状:少数患者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小肠吸收,造成巨幼细胞性贫血。 预防:长期服药者应定期(如半年)检查一次血常规,一旦发现巨幼细胞性贫血或维生素B12水平降低应立即口服或注射补充维生素B12,一般网织红细胞在10天内即可升高,不必停用双胍类治疗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症状:极少数患者服用后出现体重下降、缺铁性贫血,可能与阿卡波糖使铁在肠道吸收减少、患者过分限制饮食、铁摄入不足,以及可能伴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有关。 预防:不过度节食,平时烹饪注重用铁锅,注意肠道疾病的治疗,都是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措施。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症状:这类药物引起的贫血多较轻,现认为多属药物引起的体液潴留导致的稀释性贫血。这种血色素轻度下降的趋势在连续用药后10~12周渐趋稳定,很少出现真正的贫血。一般不影响正常治疗。 预防:与二甲双胍合用时贫血发生率高于单用或与磺脲类药物合用,因此,合并用药时应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 如何预防糖尿病贫血 控制血糖 研究显示,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发展成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会显着降低,降低糖尿病肾病风险可以显著减少贫血的风险。 控制血压 高血压与肾病的发生有关。如果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等早期肾病的表现,应及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速度。同时,良好的血糖和血压控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或延缓肾病的进程。 摄入足够的铁 肉类是铁的良好来源,但需要平衡摄入来保护心血管系统免受高胆固醇的危害。鸡胸肉和鱼肉虽然脂肪含量比较低,但作为铁的来源,却不如鸡腿肉、牛肉或羊肉好。绿叶蔬菜、豆类等都是不错的铁来源。全粒谷物(包括全麦面包)也是很好的选择。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铁,但是通过食物来获得维生素C要比服用维生素C药物更好,在进食富铁食物之前或之后吃一些柑橘类水果就可以更好地促进铁的吸收。 远离咖啡因 咖啡因会抑制铁的吸收,应尽量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和茶水。 留心药物 一些药物会增加贫血的危险,如多种降糖药物都可以导致贫血,患者不可能因为降血糖药物偶能引起贫血而拒绝服用,因此,对这种药源性贫血患者重在预防。患者在服药治疗的同时,需要注意观察,便可在贫血的早期察觉。 如果突然发现皮肤黏膜等处苍白,特别是指甲、手掌皮肤皱纹处以及口唇黏膜和眼睑等处较为明显,加之最近有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思想不集中等症状,就应该想到有早期贫血的可能,因为神经系统及肌肉对早期贫血造成的缺氧最敏感。有些患者稍事活动或情绪激动即有气急、脉率变快,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月经失调、闭经和性欲减退等症状。早期发现及时就医,采取应对措施后一般预后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