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门诊都会询问医生:在家要如何进行血糖监测?那么作为医生,该如何告诉患者,要根据病情确定血糖监测频率和监测时间点呢? 各时段血糖监测的意义 1、监测空腹和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 2、监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则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物是否合适; 3、监测睡前血糖可指导加餐(睡前血糖小于5.6mmol/L,需要加餐),防止夜间低血糖; 4、监测凌晨2-3时的血糖,有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血糖的原因。 1型和2型糖尿病各时段血糖控制目标 1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1)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 (2)餐前血糖控制在4.4-7.0mmol/L; (3)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 不同方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监测? 病情不稳定的非胰岛素治疗者 有低血糖症状、旅行、感染等应激状态,调整治疗方案时、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时,需要多次监测血糖。一般每周3天,每天监测5-7个点血糖。具体监测方案可参考下表: 病情稳定的非胰岛素治疗者 度过了病情不稳定阶段,病情稳定后采取交替自我血糖监测方案,具体可参考下表: 胰岛素强化治疗者 胰岛素强化治疗者,指一天多次胰岛素注射或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者。治疗开始阶段,每天监测血糖5-7次,有低血糖表现时随时测血糖,治疗达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具体可参考下表: 基础胰岛素治疗者 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两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每天的血糖监测方案,可参考下表: 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者 使用预混胰岛素者者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水平,每2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水平,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 评估饮食及治疗措施对血糖影响 另外,为了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可以采用餐时配对血糖监测方案,如每周3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具体可参考下表:
|